第2章 慧解九重焦[第1页/共3页]
世子李芳硕,清秀斯文,穿大红色锦袍;中间三个弟弟尚武,或虎魄绸或秋香缎的戎装,尽皆英姿勃勃。
汉城距京师应天府何止千里,一起千山险阻伤害重重。即便一起安然到京师进了宫,要想面圣并压服天子和朝廷出兵,又谈何轻易?
莲花抬开端,果断的目光望向国王:“莲花只恨本身是一介弱女子,不能随父兄上阵杀敌。此去京师,定当与朝廷调停,救吾百姓于水火,解主上殿下之忧。”莲花顿了顿,语声哀痛:“亦是全父兄小弟之义。”
此系宫中传言,不知真假。
不日曹家三位将军尸体回城,举国记念。国王带领百官亲身祭奠送葬,顺次谥封为忠义侯,献勇伯,宁和君。自超大师携安国寺的一众高僧亲为法事,超度七七四十九日。
李成桂微微扬首表示,欲遣二人辞职,王妃半直起家,目光看向莲花。
郑尚宫递过来一块绢帕,莲花伸手一摸,本身不知何时已是满脸泪水。曹夫人此时悠悠转醒,二人不语,望着国王。
靖安君李芳远夜闹交泰殿,苦求国王王妃收回成命。王妃心疼季子亦帮劝国王。国王不为所动,厉叱李芳远,连王妃也遭责备。李芳远一再苦求,国王起火顺手摸到香炉砸向儿子,李芳远闪避不及背部受伤。
曹夫人强忍泪水,与莲花一起拜道:“多谢主上殿下。”
李成桂心知肚明,叹口气说道:“远儿你战过倭寇,应知倭寇残暴嗜血如阿修罗。我朝鲜兵少将寡,尤水军孱羸。要想根绝倭寇,非请朝廷救兵不成。”
(注:朝鲜王室中宫嫡女为公主,庶女称翁主)
“孩儿愿去!”
要晓得,天朝的天子已经七十岁了!并且天朝的后宫传闻三宫六院庞大险恶,她一个番邦女子如何能够安身?到时候不要说搬救兵,小命送在内里也大有能够。
国王王妃沉默不语,内侍尚宫们俱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殿内沉寂得针落可闻。
“孩儿愿去!”
莲花垂首不动:“莲花明白。”
景福宫思政殿里,一片愁云暗澹。
李成桂共有五子,宗子李芳硕被封为世子,其次依序是李芳果,李芳毅,李芳干和李芳远。李曹两家夙来交好,两家孩童自幼便在一起嬉闹玩耍;李芳远是李家季子,与莲花亲梅竹马自幼常在一起,更加与众分歧。若不是春季曹蒙乙仓促离京出征,二人怕是已经论及婚嫁了。
****************
李成桂晓得二人想问甚么,轻声说道:“他们三位的尸体,寡人已命尹议郎去和倭寇阿只台猋谈判赎回,不日当能返城,寡人自当再请自超师父亲身超度。”
李芳远不动,跪得如旗杆一样笔挺。棱角清楚的面孔上一片冷峻,寒气逼人。
莲花昂首问道:“不知主上殿下对倭寇如何筹算?”
李成桂俯视着长跪不起的莲花,沉吟半晌,才开口道:“侄女丰度夙来是吾国俊彦,本是秀女的最好人选。只是你可知此行艰巨?”
李成桂摆摆手:“不必多礼”,叹口气说道:“此番倭寇势大,吾军没法直撄其锋,寡人已命吴将军避其锋芒退守全罗北道,可苦了百姓。”说到这里眉头紧蹙,又叹了口气。
这一年的新年,就如许在哀伤中畴昔了。
莲花微微蹙眉,又问道:“那朝廷不闻不问吗?”
李成桂叹口气道:“寡人曾几次奏达朝廷,盼朝廷派雄师援助并水军夹攻,天子陛下却只是答复‘朝鲜限山隔海,天造东夷,风殊俗异,非我中国所治’,不肯出兵。知密直司事赵胖,同意事郑道传各赴京师多次,都只到了礼部,连天子陛下的面也没见到。贡去的秀女传闻在宫里也只是派了杂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