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大典[第2页/共2页]
思来想去,太后实在犯了难。她决定明天还是去秋狩大典上瞧一瞧,毕竟京中很多世家后辈都会插手,去帮文瑾相看相看也好。
如此一番折腾,母女二人终究打扮伏贴,便联袂往围场而去。
贤妃正帮宣惠清算着裙摆,旌云又捧出去两套头面。一套羊脂玉的,一套八宝嵌珠的。贤妃看着这两套头面,有些犹疑不决:“羊脂玉看起来温润,也衬得你皮肤白净有光芒。这套八宝嵌珠的却更精美,戴上去光彩夺目。真真是件难堪事!”
元和帝眼睛从他们身上一一掠过,对劲地点点头,说道:“你们不要觉得这只是一场游戏,打猎练的是男人的血性和胆气!当年我大周太祖以武功安定天下,又以武功昌隆国度。尔等既然生在天家、勋贵之家,要服膺先人的教诲,刻苦练习,每日不辍,将来灿烂我大周!”
但是这婆家……太后皱紧了眉头。后生好的,如薛元翰与裴敏中,压根儿就不肯意娶文瑾。承恩公府也是一点儿想做亲的意义都没有。西平侯府倒是情愿的,只是这个西平侯,太后实在是看不上。
皇后撇撇嘴,本想借太后当众落落贤妃的面子,没想到倒是撞到太后气头上了。她忿忿地拿开茶盅上的盖子,心不在焉地喝着茶。康王在中间小声劝道:“母后,你莫要再去触太后的霉头。我传闻昨日长春居闹得非常凶,太后必然不肯意提及此事的。”
贤妃想了想,感觉本日之事确切并非十拿九稳,方笑道:“你说的是,那就戴这套羊脂玉的吧!”
一刹时太后感觉从里到外都冷透了,她开端真正地担忧本身走后福宁母女的安危。为今之计,最好的体例莫过于给文瑾找个强有力的婆家,把这个婆家与承恩公府连接在一起。若文瑾成为两家之间联络的纽带,那么位置也能够坐得稳了。过个三五年,等文瑾生下嫡宗子,一辈子也就算有了背景了。
元和帝笑道:“我大周多青年才俊,让他们都上来,朕也好好瞧瞧。”
元和帝见时候差未几了,便问高公公:“各队人马是否已经集结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