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传承(二)[第1页/共2页]
对了,谢元亭也深恨谢家不但彩的过往,巴不得谢老太爷永不露面。
读书是天底下最耗银子的事。徐氏的家底,被谢钧几年间的读书耗了很多。拜师大儒,束脩更是令人咋舌。
谢元亭:“……”
想想还真是等候啊!
信写都写了,亲爹和继母继弟已经出发解缆了,现在便是想拦也来不及了。
宗子有出息,考中探花又做了官,还是淮南王府的半子。在临安城里,谁不高看谢老太爷一眼?
……
人多水浑,给永宁郡主添添堵,让谢钧烦心头痛去吧!丁姨娘休想再执掌谢家内宅。谢元亭谢云曦,面对临安来的祖父祖母,也必然滋味深切。
此话也有事理。谢钧伸展的眉头重新拧起。
“半个多月前,我被逼应下替考之事。不瞒父亲,我又愤恚又难过。更加嫡母的心狠无情心寒不已。”
“大哥真是勤奋!”令人讨厌的少女声音笑吟吟地响起。
徐氏倒是想来都城开开眼界。何如谢钧不张口,徐氏也无可何如。暗里里少不得要骂几句白眼狼。
谢钧眉头稍稍伸展。
究竟证明,徐氏的挑选没有错。
谢元亭在一旁忍不住插嘴:“祖父留在临安养老便是,何必驰驱到都城来。”
这类事如何能直接说出口……心领神会不就行了。他就不信,谢明曦愿认一个曾为暗娼的女子为祖母,愿喊一个没血缘干系的男报酬二叔!
谢钧心中也非常愤怒,定定地看着谢明曦:“明娘,你到底打着甚么主张?”
谢家男人一脉传承的凉薄无情,在谢钧父子的脸上毕露无疑。
谢明曦沐浴换衣,表情颇佳地上了床榻。
谢钧一有了出息,便将继母和没血缘的二弟抛到了脑后。每年送归去的银子倒是很多,不过,都是送给谢老太爷的。
接连被坑的谢元亭,智商有了奔腾式的进步。竟也会扯着谢钧的颜面做大旗了。
谢元亭被噎得哑然无语。
谢明曦看也没看谢元亭,对谢钧轻声道:“实在,我早在半个多月前便暗里写信送至临安。算一算光阴,祖父已经接了我的信,办理行装来都城了。”
瞥见你过得不好,我真是好过得不得了!
徐氏身为后娘,对谢钧也算仁至义尽。一咬牙,将全数家底都拿了出来,供谢钧持续读书。
比拟起他的精力不济,谢明曦神清气爽地令人嫉恨。
……
谢元亭冷哼一声:“说的倒是好听。你若真为父亲着想,如何会将此等大事瞒下。早就该奉告父亲了。”
亲爹一把年纪了,还没来过都城。连亲孙子亲孙女也没见过一面。
谢钧十七岁时考落第子,十八岁时考中探花。一起青云直上,灿烂谢氏门庭。四品的鸿卢寺卿,在京官中并不惹眼。放在临安,倒是了不得的高官。
以谢钧本心来讲,自情愿接亲爹来都城纳福。可一想到徐氏母子两个,便满心膈应。干脆将谢老太爷留在临安。
谢老太爷扬眉吐气,活得非常镇静。
……
“父亲最重孝道,这么多年得空回临安,心中必然非常思念祖父。再过些光阴,我们便能一家团聚。父亲心中不欢畅吗?”
谢明曦又规复了和顺灵巧的模样:“是,父亲。”
这十余年来,谢老太爷从将来过都城。
“有祖父祖母在,谢家便轮不到郡主来做主。今后,父亲也能过些安闲安逸的日子。”
“郡主仗势欺人,连父亲也未放在眼底。只因父亲无长辈撑腰。我思来想去,决意请祖父进京。”
熬至半夜才睡的谢元亭,眼下尽是青影,一起走一起打呵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