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刘备的日常》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1.76 洛阳来使[第2页/共2页]

四周乡民皆心神驰之。

女刺客点了点头:“官道有东、南、西,三个入口。清溪又有西北、东南二出口。如此一来,楼桑共有五个缺口。此五缺,乃是楼桑命门。小弟需谨慎防备。”

车行一日,不过七十里。

刘备劝了也是无用。

水面无虞,但是路上呢?

女刺客也想到了:“人多嘴杂,反倒不美。”

芒种刚过,宗人正忙于水田育秧。一支车队便浩浩大荡的驶向了楼桑。

“无妨。”刘备没想到,背后权势如此庞杂。不但朝堂,连禁中寺人也有人替他说项。

围观人群收回一声短促的惊呼。很快又复归沉默。

想着刘氏宗人,自祖上失爵,千辛万苦才失而复得。此中艰险,又是一两句话能够道尽?

不知是否提早收到了刘备复爵的风声。通往涿县的十里官道,正被县中修复一新。

未曾想,女刺客此来,也是为洛阳使者。

见贩子人隐士海,独占刘备立于人前。第一辆安车内,忽传出一声低语。虎贲武骑这便勒住马步。

低头弓腰,碎步上前。在刘备面前三步,扑通一声五体投地,口中高呼:“老奴封谞,拜见少君。”

“这便是顺阳卫之寓所?”女刺客指着桥楼问道。

宗人结婚生子,附民携老扶幼,顺阳卫拖家带口,齐聚楼桑。年前,老族长编户造册,计一千六百四十六户,一万两千八百余口。

所谓‘邑’,商、周期间‘野以邑名’,乡野民居按邻里编户,围垣设门,构成邑。《周礼·地官》有‘九夫为井,四井为邑’的记录,邑的建制,乃以井田为根本。《汉书·食货志》上说,春季时,耕者皆到田间去,田中有庐,春夏可居。秋后稼穑歇闲,‘冬则毕入干邑’,归于邑中居住。邑中房屋有高墙环抱,迟早邑门紧闭,另有乡勇巡查站岗。

不等刘备上前,便有一人长冠宽袍,脚踩亲随小黄门,下了马车。

建好一座桥楼,便会有一家欢天喜地,金鼓齐鸣,笙竽备举,热热烈闹的搬入新家。《诗经·小雅·砍木》:“出自深谷,迁于乔木”。意义是说,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先人用‘燕徙之喜’,来贺人迁入新房,或贺人官职升迁。

想起令媛散尽只求一跪的孟佗,刘备不由在心中感喟。

豪侠、名流、齐民、百工、部曲、武卒。人手充沛,欣欣茂发。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