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九王朝阙2[第3页/共4页]
二人又惊又喜,拜伏领命。一干藩王站在一边,神采无不丢脸。朱元璋派太孙的亲信淘汰官吏,清算法纪,起首淘汰清算的必然是靠近诸王的官吏。这些官吏比如水土,众藩王有如树木,水土一去,再好的树木也很难长大。
东宫门前一片沉寂,只要风吹旗号,收回猎猎之声。跪了一盏茶工夫,朱元璋方才说道:“起来吧。”
一群官儿面面相对,一时说不出话来。朱允炆叹一口气,说道:“十三姑的琴技天然是好的,但她身为公主,不能插手‘乐道大会’。”
老天子目光所及,藩王们纷繁上马,一字排开,划一整跪在朱允炆的面前。这一下来得俄然,朱允炆先是一惊,接着又是一阵狂喜,望着面前一排人头,莫名地冲动起来,双拳紧握,浑身颤栗。要晓得,这些藩王一贯高傲,常以叔父自居,除了少数几人,其别人见了太孙多无礼数,如此齐齐膜拜,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他口中夸奖孙子,双眼却扫过九个儿子。那九人都是一方诸侯,面对老天子的目光,却一个个缩头缩脑、噤若寒蝉。晋王为诸王之首,忙笑道:“太孙天生仁孝、聪明过人,父皇把江山交给他,那是千万错不了的。”
朱元璋痼疾在身,一口气说了很多,牵动肺腑,禁不住剧声咳嗽,一个寺人上前奉上痰盂,被他一掌打翻。朱微仓猝上前,叫来茶水,奉侍朱元璋喝下,喝了几口热茶,老天子方才止住咳嗽,闭上双眼,坐在步辇之上大口喘气。
朱元璋冷哼一声,两眼朝天,说道:“你们三个,就只这点儿见地么?”三王对望一眼,齐声说道:“还请父皇指导。”
到了宫门,一队人马迤逦而入。朱元璋高高在上,坐着一乘步辇,朱微在他身边奉侍。她目光转动,瞥见乐之扬,乌黑的双颊染上一抹红霞。两人的目光一触即分,小公主成心偶然地转过目光,呆呆望着远处的飞檐。
朱允炆还要恳请,忽见黄子澄连使眼色,游移一下,起家退到一边。朱元璋又喝了一口茶,笑道:“骂也骂完了,接下来做点儿风趣的。”一招手,一个寺人走上前来,捧出一张大纸,纸上从左到右画了三幅丹青。第一幅画,一个秃顶和尚戴着一个道冠;第二幅画,倒是一个羽士头上戴着十个道冠;第三幅画,则是一座断桥,断桥一头空空如也,另一头却站满了人。
朱允炆由衷打动,扑通跪倒在地,说道:“圣上贵体违和,还请准允孙儿入宫,切身奉养圣上。”
这一番豪言壮语,朱元璋听得连连点头,拈须说:“公然是老四,很有自知之明,说到兵戈么,其他八个兄弟,怕也没人打得过你。”朱棣呵呵一笑,说道:“父皇过奖了,老四再见兵戈,也是太孙部下的一条猎犬,叫我咬谁,我就咬谁。”
朱元璋皱起眉头,将他打量一番,忽道:“那么你说说,大元为何会亡?”周王一怔,随口答道:“大元灭亡,全赖父皇贤明神武,一战定陕西,二战破多数,算无遗策,终究克定中原。”
不但乐之扬利诱,朱允炆也感不测,愣了一下,上前拜倒,说道:“孙儿恭迎圣驾,拜见各位王叔……”正要叩首,朱元璋一摆手,冷冷道:“免礼了,起来吧!”
“无妨!”朱元璋摆手笑道,“这些话是朕让他说的,画中之意固然夸大,但也不是全无事理。方今天下,冗官甚多,法网渐疏,鱼肉百姓,民不聊生,老百姓不平则鸣,才会画出这三幅图来。”说到这儿,顿了一顿,朗声说:“齐泰、黄子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