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九王朝阙2[第1页/共4页]
朱元璋冷哼一声,两眼朝天,说道:“你们三个,就只这点儿见地么?”三王对望一眼,齐声说道:“还请父皇指导。”
“无妨!”朱元璋摆手笑道,“这些话是朕让他说的,画中之意固然夸大,但也不是全无事理。方今天下,冗官甚多,法网渐疏,鱼肉百姓,民不聊生,老百姓不平则鸣,才会画出这三幅图来。”说到这儿,顿了一顿,朗声说:“齐泰、黄子澄。”
朱元璋啐了一口,骂道:“胡说八道,乱拍马屁。”周王面皮涨紫,小声说:“儿臣愚笨,还请父皇指教。”朱元璋也不睬会,转向晋王:“老三,你说呢?”
朱允炆回声站起,忽听朱元璋又说:“你是朕的太孙,将来的天子,按理说,你的叔父们改向你叩首才对。”
不但乐之扬利诱,朱允炆也感不测,愣了一下,上前拜倒,说道:“孙儿恭迎圣驾,拜见各位王叔……”正要叩首,朱元璋一摆手,冷冷道:“免礼了,起来吧!”
他说得含蓄,乐之扬却大口语中深意,所谓不出忽略,恰是要他谨言慎行、不很多嘴多舌,当下笑道:“太孙放心,小道决不妄言。”
朱允炆还要恳请,忽见黄子澄连使眼色,游移一下,起家退到一边。朱元璋又喝了一口茶,笑道:“骂也骂完了,接下来做点儿风趣的。”一招手,一个寺人走上前来,捧出一张大纸,纸上从左到右画了三幅丹青。第一幅画,一个秃顶和尚戴着一个道冠;第二幅画,倒是一个羽士头上戴着十个道冠;第三幅画,则是一座断桥,断桥一头空空如也,另一头却站满了人。
大殿之上,鸦雀无声,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绝望,忽地目光一转,落到席应真身边,锐声说道:“道灵,你来讲说,这三幅图是甚么意义?”
忽听朱允炆又说:“道灵,传闻你的笛技精美,曾与十三姑合奏过?”乐之扬道:“精美不敢,精通罢了。”朱允炆说道:“此次乐道大会,皇亲国戚均要派出乐工,我身为太孙,自也不能落人以后。克日遴选的几个乐工,均是分歧圣上之意。你说得对,乐道大会第一轮,要比六种乐器,若连古琴也弹不好,其他的就不消提了。”
这一番豪言壮语,朱元璋听得连连点头,拈须说:“公然是老四,很有自知之明,说到兵戈么,其他八个兄弟,怕也没人打得过你。”朱棣呵呵一笑,说道:“父皇过奖了,老四再见兵戈,也是太孙部下的一条猎犬,叫我咬谁,我就咬谁。”
乐之扬小声说:“我赶上一些奇事,正要跟你筹议。”席应真看了看四周,笑道:“过了本日,我要回阳明观住上几天,当时再说不迟。”乐之扬冷静点头,跟在小轿前面。
九王这才站起家来,一个个低眉扎眼、神情狼狈,活似一群打败了的公鸡。朱元璋扫过世人,嘲笑说道:“我晓得,你们九个,一贯对太孙非常无礼。之前的,朕过往不究,从今今后,藩王就是藩王,皇上就是皇上。朕弃世今后,你们对待太孙,就如对朕一样,有人胆敢反叛,天下之人,当可鸣鼓而击之。”
二人回声出列,朱元璋说道:“从本日起,由你二人淘汰天下冗官,违法乱禁者,能够先斩后奏。”
乐之扬好似挨了劈脸一棍,不及辩驳,朱元璋的目光已经投了过来,只听黄子澄接着说道:“道灵仙长精通乐律,诸般乐器无所不通,他和宝辉公主琴笛合奏,也曾获得过陛下的赞成,由他参会,再也合适不过。”
二人又惊又喜,拜伏领命。一干藩王站在一边,神采无不丢脸。朱元璋派太孙的亲信淘汰官吏,清算法纪,起首淘汰清算的必然是靠近诸王的官吏。这些官吏比如水土,众藩王有如树木,水土一去,再好的树木也很难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