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临高启明》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三节 临高人的对策[第1页/共3页]

这位瘫痪多年的中年人,就是临高汗青上赫赫驰名的刘大霖,字孟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这是临高自唐朝置县以来第一个进士。不过落第后他即瘫痪不起,以是没有退隐。

这些滑头士绅个个都是一脸难色。纷繁诉起苦来,不过是朝廷加派沉重,客岁又是罹难,耕户们多有饿死流亡的……

“这也怪不得他,”吴令低着头,感喟道,“卫所之事,朝廷高低尽人皆知。他那边那有可用之兵?就算有,也不过些老弱病残,逃不脱的人罢了。”

6、多募民壮,城外也不成弃守,三城门外宜各立一寨,以利守御。

第十三节 临高人的对策

城内四门上原各有虎尊炮二门,都是正德年间造的,幸亏万积年间都打过申明炮还能响。就算吴明晋如许的文官也晓得这玩意也就是壮个胆,希冀不了的。

5、派一敢战之士,带数十乡勇在城外要道,有贼人抄掠落单的,尽可擒杀。贼人日久无粮,天然退去。

“赏钱好说。”吴县令一脸苦笑,比起送去的五十两银子,这三十石米还真算不了甚么,“赞府辛苦了。”

“明府说的是。”吴亚点头道,正说着话,门子来禀,县里的主簿、训导都来了,典史正带人巡查,一时来不了,教谕则去请士绅们了。明朝绅权很重,处所名流常常无能与处所行政,以是县内每有大事,请士绅们来商讨老是不错的。

3、清查户口,严明宵禁,以免贼人探子混入城内。

他想了想,将抓扣的铁件卸下藏在木棉树下,将绳索还是卷了起来。对妇人道:“你明日一早,就带着家里头的人回娘家去,我和承绚留在城里。”

眼看这群人都惴惴不安,吴大令才缓缓道:“本官承乏来此,守土有责。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各位或世受国恩,或为本城绅衿,或为科甲正路,守城之事,责无旁贷。请各与本官同心合力,共守此城,打退海贼打击,保全城官绅百姓安然无事。不知各位有主张?”

“诸位父老,”吴明晋没有客气,直接把说话转入正题,“眼下的局面:海贼势大占有博铺不去。巨舶快船满港,明日定会溯河而上一起纵掠,局面危矣!吴赞府本日冒死出城求援,明日可到卫所兵丁三十,但是卫所之兵,不过借以壮势,断不成倚靠!”

也有的说琼崖参将的巡船三日必到博铺,官军一到,海贼即便不遁去,汤将军守土有责,必会起白沙水寨之兵来讨伐。

吴亚把进城的乡民里的男丁从十六到六十的都编排起来,每十人一甲,分拨四门,修补城墙,运送砖石檑木。县学的生员们,卖力城墙上分段守御,生员们都是年青力壮之人,少年火性未褪,还是一脑门子的忠君爱国,保卫乡梓的大志壮志,现在情势危急,个个身上穿戴县武库里取出的陈年披甲,顶生了绣的铁盔,拎着生锈的刀剑在城上呼呼喊令,个个威风凛冽。只是县武库里取出的刀剑枪矛都朽烂不堪了,临时叫铁匠木工赶工修补。

说罢,他又道:“大霖愿献粮三十石!”

吴明晋道:“老先生于此有何良策?”

临高因为是边鄙小县,士绅拢共也没几个,有的处所偏僻,海盗涉及不到的也就不来了。有的自设村寨招募乡勇的,此时要坐镇守御,天然也不便来。也就是在县城里和周边几个都图的名流,他们好处相干,天然要来。

他歪了下身子,身边的家仆忙帮他挪动了一下:“现在兵备颓废,还希冀汤参将的人马?!诸位没听得探子回报,海贼都乘大铁船,不消帆桨来去自如么?白沙水寨就是倾巢而来,又能如何?”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