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临高启明》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二节 临高角[第2页/共3页]

“真想在这里泅水啊。”有人说。

“这鬼处所真萧瑟!”已经有人感慨起来了。

此人头戴一顶生了一层厚厚黄锈的碗口铁盔,身穿霉烂不堪的皮甲――还是嘉靖十年朝廷增加海南各卫兵器时添置的。手里提着一柄一样春秋的腰刀,木鞘都烂得散了架,用藤条勉强缠着。

汽艇开端迟缓的划行,李军竖起了一面武警钢制防暴盾牌,保护着水文事情职员放铅绳。

“今后在这里盖个高干疗养院!”

“减速,重视察看水下。”北炜提示到。临高角除了这部分露在水面上的堤岸外,在水下另有相称长的一部分淹没部分,固然汽艇吃水几近能够忽视不计,但是万一被礁石擦底也丧失不小。

“烽火台有这么大个?!”汽艇上的人都惊奇起来――他们印象中的烽火台都是西域丝绸之路上被风沙剥蚀的殆尽的土台。而这个台即便400年后也另有16米高。此时北炜目测它的高度起码在20米以上,45度的坡度,乍一看很象一座丘陵地带常见的小山丘。全台周身都是用片石块砌成的,内部由土夯而成。和21世纪塌毁剥落严峻,长满杂树野草的荒丘完整不是一回事。

“仿佛在测水深啊?”

“不是山,是烽火台。”

白波满目儋澄界,

荒烟深处旧关津;

北炜清楚,此时的汽艇变成了一个很好的靶子,在开阔的水面上一无遮拦。他倒不怕谁来射一箭,归正那种粗糙的铁箭头是射不穿防刺服和头盔的,但是如果对方有一门小炮藏在岸边的草丛里,50米外打来一顿铁砂铅子是必定会呈现伤亡。

1950年4月16日傍晚,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第四十军的一一八师和一一九师的一万八千七百多名流,在兵团副司令员兼四十军军长韩先楚、副军长解方的带领下,分乘318艘机帆船和32艘矫捷船,从雷州半岛的徐闻县灯楼角动身,度过琼州海峡,以临高角灯塔为目标进发。次日凌晨三点多钟在临高角港湾登岸,揭开了海南岛战役的序幕。

海盗在这里泊船取水的,大师相安无事。一但深切港湾放艇登岸。符巡检独一可做的事情就是顿时跑到烽火台上去点那堆马粪火,然后带着人找个地躲起来。一点烽火,沿文澜江两岸直临高县城周遭几十里都能看到炊火,百姓遁藏,城门也随即封闭。

“燃烧!”

此地就是临高县境内最大的河道――文澜江的入海口了。这条全长不到90千米的大河,在此地构成了一个开阔的港湾,湾口向北。远处的一处影影绰绰的玄色岛屿影子就是红石岛――博铺港的东缘。

三尺矮檐防飓母,

如果说本时空的临高县是以甚么样的体例最为广为人知,那就是“临高角”这个处所了。

符柏文是琼山县人,少时习武,得过一个武秀才的科名,一向没再能落第。年近四十混了一个从九品的巡检之职,带着十二名弓兵看管这个“琼海枢路”。此地固然号称关津,实则搭客来往未几,常日能盘问的也就是些疍家渔民和从雷州那边过来贩海的小贩子罢了。即无油水,又萧瑟孤单。见得最多的,还是海盗。

“没见过。”海南固然是南陲州县,但是老百姓的见地却很多。符柏文见地过倭人、佛郎机人,也见过红毛夷人,眼下这船此人都不在他的知识范围以内。独一能看出来的就是这伙人明显不好惹。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