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青楼[第1页/共3页]
孟员外两口儿一听,立即就晓得这孩子是拐来的,但是听了王流的这几句话,反倒放下一百个心来,深思道:“如果是近处人家的孩子,被这小我拐来,我又买了,今后被人发明,也可贵和人吃官司。现在亲口听到这孩子本身说是从很远的处所来的,那就不怕有人能找上门来要人了。想必是因战役避祸熬来的,父母都在途中失散了,或者被战马踩踏而亡了,或被能人殛毙,或被野兽吞吃,都说不定。只要过个两三年,孩子长大,变了模样,再没有人能认出来。”一想到这里,他的内心立即就乐开了花。
本来这伍大山经常拐卖女子,长年和这刘婵珠合作,也不虚词客气,说道:“实不瞒你说,明天是有两件好货,长的如同仙子临凡,嫦娥转世,特地带来阿谀你的。”
石萝依和杜丽英两人被五花大绑,正坐在靠墙的位置。
王流固然年仅五岁,却已晓得了很多,他乃至晓得本身的出身是不能随便和人说的,只是低声说:“我是从很远的处所来的。”
伍大山仍然是用马车载着石萝依和杜丽英来到步仙楼的。
员外夫人便问伍大山道:“这个孩子,你想要多少钱?”
伍大山转入天井里,又瞥见一个大客位,铺着一圈覆皮一字交椅,吊挂一架玉棚大灯,两旁陈列着各种奇形怪状的根雕。
不说孟员外两口儿喜滋滋抱了王流出来洗嗽,只说伍大山回到船上时,已是中午。他倒记得在本身吃过午餐后,还从城内的汤记米线店带了两份肉丝炒米线,又买了四个馒头。这两份米线是给刘二娃和毕小四的,四个馒头就是给石萝依和杜丽英的午餐。
那刘婵珠见是伍大山,那搽满了脂粉的脸上立即就开了一朵花,“嘻嘻”笑道:“本来是伍大哥呀,连日不见面,不晓得大哥在那里发财?本日一大早来到我这里,这回想必又有好货了。”
员外道:“三百两倒也未几。孩子是个好孩子,只是年纪略大,看起来有五六岁了,已经到了能记事的年纪。如果一两岁就最好了。如许吧!我给你二百两银子,你看如何?”
那孟员外那里耐烦听人废话,看这孩子都关在笼子里,明显是方才诱骗来的,便说道:“老弟,庄稼荒不得,大话说不得,你不必瞒我,这些我都晓得。我只问你,你要多少典身钱?”
伍大山便将包子取出,先塞一个在杜丽英嘴边,这杜丽英也不回话,用嘴咬住,将膝盖抬起,顶着那馒头吃了。
石萝依气得咬牙切齿,杜丽英却默不作声。
伍大山掀起门帘出来,见中门上挂着一碗鸳鸯灯,上面一张红木桌子,上摆着一个雕龙画凤铜香炉,炉内飘出令人皮酥骨软的香来。两面墙壁上挂着七八幅水墨山川画。
伍大山挤了挤那双充满血丝的红眼,装出一副悲伤模样,感喟一声,道:“哎!老话说得好:‘夏虫不成言冰,蟪蛄不知春秋。’大家冷暖大家知,毕竟是亲生骨肉,父子情深,不忍拜别,以是才托我带出来,寻个好人家。我为叔父,只得勉强主张这事。员外如果买了,便是员外的人,我能够包管,再不会有人来上门认亲。”
王流的眼泪掉下来,滚过那张尽是尘泥却流露着粉嫩的小脸,噘起小嘴,低声说道:“我不晓得我爹和我娘在那里。”
那女孩见是伍大山,明显并不太喜好伍大山这类肥矮丢脸又上了年纪的人,只是皱了皱眉,也不回话,又走进内里去了。但是未几时就又走出一个风味犹存的半老徐娘来,伍大山认得这便是刘婵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