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崔猛(三)[第2页/共2页]
李申记在内心,悄悄计算时候,只等后山火起,当即救人。
王监生有子淫暴,跟父亲普通,混账惹厌,家有一婶,守寡多年,父子二人迷恋美色,常自奸.淫。老婆仇氏,脾气朴重,常劝王某从善,王监生不听,一怒之下,将老婆勒死。
到了现在,崔猛方才觉悟:李申之以是与己反目,盖因杀人,怕扳连无辜。
日暮时分,众百姓齐至隘口,那是盗贼进村必经之路,两旁便是山岭,林草苍茫,最宜埋没。
李申略一凝神,取来绳索一根,断为数十截,是非不一,短绳付予老仆,问道:“晓得强盗窝在哪吗?”
老仆道:“晓得,在后山,那有一条捷径,由此上山,神不知,鬼不觉。”
群盗四周搜索,不见崔、李二人,掳走崔妻,将财物搜刮一空,恨恨拜别。李申怒极,略略一瞧,家徒四壁,只剩下一名老仆,一匹老马,因有身出产,诞下小驹,幸运存活。
这一晚月黑风高,李申单人独行,突入王家,将王监生父子二人,连带婶婶,一刀一个,成果性命。随身带有纸张,贴在墙上,用羊毫写上姓名:“杀人者李申!”大笑三声,扬长而去。
李申跟着世人上山,半途趁人不备,偷偷溜回,夜色暗淡,谁也不知。回到帐前,随口扯谎:“大王忘带佩刀,命我来取。”两喽啰不知是计,齐声道:“先等等。”回身入帐,寻觅刀具。
李申输了诉讼,却也并不懊丧,安然拜别,面带浅笑,如此诡异,葫芦里到底卖的甚么药?
李申本身拿了长绳,牵了老马,记得盗贼腰束红带,帽缠红布,依样打扮,上马奔驰,直指贼窝。
有人道:“在大王帐中。”
李申怫然不悦,怒道〗←,:“你我平辈论交,昔日发配云南,替你顾问家小,多么义气?转眼不过数日,竟将我当作下人使唤,实在可爱。姓李的堂堂男儿,岂是劣等小厮?要我斟茶倒水,对不起,爱莫能助!”语毕,恨恨出门。
次日崔猛还家,传闻老婆被抓,几乎受辱,暴跳如雷,单人只马,便欲安定贼寇。李申喋喋劝戒,方才索罢。调集村民,共商御寇大计,世人胆怯,莫敢应对。再三解释,始有二十余人,志愿前去,只是两手空空,苦无兵器。
自云南返来,崔猛收敛脾气,力改前非,每视臂上刺痕,怆然堕泪。李申为求报恩,常随摆布,不肯拜别。崔猛赠送银两,一概不受,独爱技击之术,常向崔猛就教,悉心研讨,积稀有月,技艺敏捷,各种兵器,无一不精。
崔猛厚加皋牢,替他购田娶妻,引为知己。
自而后,李申名誉大噪,自办民团,麾下三百余人,锄强扶弱,济困救贫,一方赖之以安。
两人拱手道别,崔妻往西,李申往东。
不久后闯王起兵,国逢乱世,李申杀人一案,也就不了了之。明灭清兴,李申拖家带口,自外返来,仍与崔猛来往,密切无间,一如当初。
次日案发,官府命令逮捕,李申早已逃亡天涯,不知所踪。死者家眷思疑崔猛朋友作案,说不定就是主使。县令不信,笑道:“前日李申状告崔猛,两人干系反面,闹得沸沸扬扬,人所共见,你是瞎子吗?李申杀人,与崔猛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