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天福城化为灰烬[第1页/共2页]
“此物,是高句丽进贡的方物,唯有陛下方可有此福分享用,臣下,就以此物作为大东丹国向陛下寿诞献的贺礼吧”!
端顺、柔贞的眼圈红了。
耶律德光东向端坐在龙椅上,萧温与皇太后分坐两侧。接管了臣子们及各国使节进贡的方物与朝贺。
“多谢母后提点,德光定当极力,彰显吾大契丹国之文明”。
第一百六十四章天福城化为灰烬
到了第二日,朝堂之上,人来人往。
这真是一个粉碎性的谏言,耶律德光服从了耶律羽之的建议,命令尽徙东丹国百姓至东平(今辽宁省辽阳市),把东平改整天福城,并为东丹王在现在的天福城建立了王府,因为要修建,耶律倍只好仍在大契丹的京都糊口,东丹国的天福城被一把火把化为灰烬。(未完待续。)
“明日,是新皇即位半年整,也是皇儿的寿诞之日。既然即位做了天子,明日定要风风景光的。另有很多各国使节前来庆祝,千万不要出了差池。”
耶律德光先行拜见了孔贤人雕像,顺次是皇太后述律平、皇后萧温、皇太子耶律倍及文武大臣,最后才轮得上各国使臣前来拜见。
“东丹国右相耶律羽之觐见陛下”。
到底是耶律羽之会办事儿,不一会儿工夫,就俘虏了世人的心。
耶律羽之持续说道:“然后,能够坐制南邦,混一天下,成太祖未集之功,创后代无疆之福”。
这一日,耶律德光回到了京都的御正殿,正在与皇太后述律平说着话儿,俄然,属珊军来报。
典仪大声喊道:“新皇生辰朝贺仪”!
耶律德光一没喝酒,二没舞乐。而是帅世人前去拜见孔子庙。
“母后,请多保重。阮儿定向皇叔学习,阮儿必然早日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大契丹之豪杰。阮儿要向皇叔那样为国杀敌,报效大契丹国,请母后放心”。
这耶律羽之是耶律曷鲁的亲弟弟,小时候,也是皇太子伴读,学问颇深,深受先帝爷与述律平赏识。
“此乃万世之策!好,就依耶律羽之爱卿之策,尽徙其民”!
这孔子庙位于日月宫的前面,是先帝爷耶律阿保机服从了皇太子耶律倍的谏言才大兴土木的。现在,为了申明耶律德光对先帝爷之孝心,为了使世人以为新皇耶律德光兄友弟恭,也为了在世人面前显现一下大契丹国的文明背景,耶律德光可谓是一箭三雕。
“耶律羽之爱卿,你讲”!
这孔子庙坐西向东,正面三间大瓦房,灰砖青瓦,飞檐滚脊,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世人行罢拜见之礼,这才感觉饥肠咕噜。耶律德光当即下旨:“酒人,布酒摆菜,朕要一醉方休”。
耶律德光告别了端妃、柔贞与德妃,临走时,还将耶律倍的宗子耶律阮抱上了本身的马匹。
“报,新皇陛下,皇太后娘娘,天子生辰朝贺仪一应事件都已筹办伏贴”。
“耶律羽之爱卿,你在东丹国为官,自是体味那边的环境,你给朕出个主张,如何窜改这个环境”?
耶律羽之膜拜在地。
“啧啧,此物真乃国之魁宝,不但晶莹剔透,还可清爽耀人”!
“陛下有请。耶律羽之上殿觐见”!
孔贤人两侧雕有两尊泥像,皆为他的对劲弟子。一文一武,左边为子贡,右边为子路,均面向教员做俯视状,表现出谦虚有礼。
就在这时,属珊军来报:“大东丹国耶律羽之宫外要求觐见陛下”。
此时,大契丹国臣下,各国使臣接踵而至。
“启禀陛下,吾大圣天皇始有东土,择贤臣辅以安抚斯民。不以臣愚而任之。国度短长,敢不闻之?渤海昔畏南朝阻险侵占,居忽汗城。今居地距京都悠远,既不为用,又不罢兵,这是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