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安置残卒[第2页/共3页]
“客岁时,武功苏氏一支由关中避祸而来,其家主苏玄,携部曲荫户数百人。现在已在永登县落户,杜督可知?”
但是此时韩宁与其他初级将佐商讨之时,李延昭也是不便插嘴。只是在内心中焦心不已。
实在彼时的凉州,兵力并不充沛。但是韩宁出于军队安宁的考量,并不想将这些新进归附,并且对凉州隐有敌意的陇西士卒编入军中。
“我对其言明苏玄居于永登,并遣人护送这小郎君前去投奔亲眷。现在苏氏家业已靖,我等将这支降卒予其为荫户部曲,想必苏氏田亩浩繁,赡养这新进的数百部曲,应不是题目。”
除了吃力推着推车运送袍泽尸体的那些骑卒以外,其他人都是很快回到了营中,毕竟从昨日傍晚到现在,撤除厮杀就是干活。士卒们也实在是怠倦得紧了。
“若苏氏不纳,我等再如杜督所言,将其安设于我军大营,并请府君调县兵移防郡城觉得防备。永登县据此也不算远,不过半日路程,我且派一队骑卒护送他们,即便苏氏不纳,也可将其带至大营安设,杜督意下如何?”
杜杰浅笑道:“都护多虑了。我郡中存粮,足以令这数百人支用数月。有饭吃,他们又如何为乱?固然我郡兵此时尽出屯于此地,但是可请府君调千人摆布县兵移防郡城,可保万全。”
对于韩宁的这类做派,从李延昭的内心来讲,是感觉不公且并无需求。这些陇西兵,也为保卫凉州出了力,流了血。并几近成为这场前哨战中凉州能够取胜的关头。现在这般对待他们,令人齿冷。如此后再有来降者,难说会不会以这些陇西卒为前车之鉴。
“厥后我部外出哨探之时,救下了一支坞堡残兵。却恰是那苏玄近支侄子,名为苏抚。这位小郎君其家坞堡被胡人攻破,其父想必丧于烽火。是以对胡人恨之入骨,无时不想提兵东进,屠胡复仇。”
杜杰心知李延昭鬼点子多,有的时候常常突发妙策,并且常常切中关键,一击即中。是以对于李延昭究竟有何妙策来安设这些新降残卒,心中非常猎奇。
韩宁闻言,又是点了点头。言道:“便如杜督所言照办罢。”说完刚要抬步入营,身后却响起李延昭的声音:“韩都护,千人督。末将有一妙法,可将这些陇西士卒妥当安设,又无需从郡府当中请调赋税。更不消防备他们私行动乱。”
韩宁闻言,停下了即将跨出的脚步。而一旁的杜杰,却已是诧异地向着李延昭望了过来。
若强即将其编入军中,非论是打散消化,还是成建制改编,其在短期就将面对庞大军事压力的情势下,明显也是弊大于利的。
因而,歇息了个把时候以后,李延昭便遣曹建带本队骑卒,护送那些陇西卒连夜往永登县而去。令邵雷率部护送那些推车士卒,将阵亡的九十来名广武骑卒的尸体往郡城送去。
见得李延昭踌躇,陶恒身后的二十多陇西骑卒,皆是大惊,觉得李延昭不肯收留他们,大家神采都是一片悲苦。相互凝睇了几息工夫,这二十余骑卒皆是抱拳跪倒在地,颤声道:“愿为百人将前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陶恒闻言,眉头紧皱,脸上的肌肉不竭地在颤抖着,沉默了几息工夫,他抱拳叩地言道:“李百人将救得我等脱困,又将冯将军从乱军中抢出,此恩无觉得报。我与部属这二十六名陇西健儿,皆愿为百人将前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