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军民同乐[第2页/共3页]
苏小娘子朱唇微启,一首《大田》已是娓娓道来:
而第三章前四句则写出了风调雨顺对于农业的短长干系。农夫们的祈愿也是如此朴素,先灌溉好仆人家公田,然后再把我们农夫家的私田浇。后五句写秋收的高兴,此处之妙在于侧写,在于衬托,在于细节描述,不写收,而写不收。
目睹日头垂垂西沉,这场由李延昭临时起意所发起的野餐,也渐趋序幕。与小娘子扳话已久的李延昭,却垂垂生出依依不舍之感,而转头四望,另一旁的苏玄与宋庆,也是相谈甚欢,此时两人,也仿佛生出一种惺惺相惜之感。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苏小娘子话音方落,围坐着的军民已是一片喝采之声。伴跟着苏小娘子敲打出的鼓点,场中垂垂温馨下来,不管是上辅弼谈甚欢的苏玄、宋庆,还是单独闲坐的刘季武,以及下首围坐着的数百士卒百姓,俱是谛视着苏小娘子的一举一动。
苏小娘子见状,也不疑有他,只道是将军醉了。李延昭心知本身现在一大红脸,更加宽裕,只是张口解释道:“某自小便是如此,沾酒便脸红,小娘子勿怪。”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两人闲坐扳谈,李延昭听闻小娘子讲关中风景,滚滚不断。他倒是张口结舌,只能连连称善。在他印象中的关中,便只要那满目疮痍,哀鸿遍野。那里有京兆士族的小娘子见多识广?苏小娘子见李延昭张口结舌,一副窘态,却也不觉得意。待得话头告一段落,便恳求李延昭为她讲讲军中趣事。
李延昭自来到这期间以后,一心扑在军中事件上,以他所处的层次,也少与士族高门有甚么来往。加上宿世未婚妻车祸亡故对其的打击,对男女风月之事,也是充耳不闻。故而其间与苏小娘子对饮过后,不过扳谈几句,却早已脸红到了耳根,一副宽裕之色。
三章的末句“伊孀妇之利”,又使诗的意境获得升华。如果没有这末句,人们或会有疑问:大田里散落漏收那么多粮食,是不是农夫们偷懒和不珍惜呢?也或会作如是想。有了脱颖而出的此句,人们才恍然认识到农夫们用心不收割殆尽是有良苦用心的。
讲到比来,新年伊始便闻陈安募集氐羌之众,与匈奴刘赵在关平分庭抗礼,本身率部前出去逻骑,孰料竟遭受狼群,一番存亡搏杀以后,己方骑卒们幸运杀退狼群,但是本身右臂却被狼牙咬穿,说着李延昭解开右手护臂,暴露小臂上触目惊心的伤疤,直看得小娘子一阵心悸……
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有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烈焰。
苏小娘子的纤手悄悄握着鼓槌,有节拍地击打着鼓面,婉转苍茫的鼓声很快便传遍场中,使得世人的眼神,很有一丝迷醉之意。
苏小娘子放下鼓,随即站定,向着周遭世人福了一福,而后朗声道:“本日开荒诸事已毕,得李将军相邀,我等军民共聚一处,把酒言欢。婢子且为诸君献上一曲,以酬诸君戮力互助。”
为了让鳏寡孤傲无依无靠者糊口活命,又免于他们沿街挨户乞讨的窘辱,农夫成心留下一小部分歉收果实让他们自行去采拾,那种细致熨贴,那种宅心仁厚,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古有拯溺帮困的怜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