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凉州辞》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章 使君薨逝[第3页/共4页]

张骏闻言,方才已经沉稳似水的神采,又变得再度生硬而严峻了起来。而张茂却仿佛自顾自地说了下去:“骏儿,我等世受皇恩,占有河西之地。现在虽天下板荡,皇室偏安一隅,我等却要时候服膺,务以匡扶社稷,光复神京为念……”

张茂的手缓缓低垂下去。声音也垂垂变得几不成闻。张骏被张茂所握着的右手,仍感到绵绵不断的力道由叔父的手心传来。但是不过只持续了十几息工夫,却俄然感受手心一空。再看向榻上之时,张茂双目紧闭,气味也垂垂微小起来。

韩璞怔怔出了一会神,而后转过甚问韩宁:“侄儿,你可知为何使君恰好令李定东来戍守此紧急之地?”

见张茂坐起家靠着木柜,脸上已有几分红润,张骏心中哀思也开端垂垂停歇下来。他用右手袖口抹抹眼周,而后强颜欢笑对榻上张茂道:“叔父切莫忧心,调度几日,必然会有所好转。待叔父小恙尽去,再议事理政,也是不迟……”

更何况扼守端门的令居县司马李延炤,还是一介知名小辈。即便具有先前那些军功,加上前任刺史张茂的青睐相加,乃至于赐字赐名,也仍然不能让这些高门豪族对他正视起来。不过恰好是这个不被正视的李延炤,却扼守着最为首要的端门。

叔侄二人自城下远去。而城楼上的李延炤,却望着那两个远去的熟谙背影,如有所思。46

韩宁转头望着城头,波澜不惊道:“叔父,使君此举,恰是一着好棋。李定东起于流人,战阵建功,除受辛翳汲引之恩,与其他人并无干系。张使君先前与其赐字,赏其财物,现在又令其扼守端门,恰是有借恩德相结之意。这李定东能够在金城死战,也必不是贪恐怕死,忘恩负义之辈。如此一来,扼守端门,恰好是这个无朋无党的李定东,最为安妥!”

建兴十三年六月庚寅,凉州第三任刺史,受使持节,平西将军,凉州牧张茂薨。时年四十八岁。

从端门入城,行不过两百余步便是刺史府南门。姑臧城二十二门当中,便属端门间隔刺史府比来。但是现在虽是一支县兵扼守这座城门,却无人勇于小觑这支县兵所具有的强大战役力。

非论甚么时候,也非论一地还是一国。当权力移交之时,都是它最为脆弱而敏感的期间。此时的姑臧也不例外。之前为了防备能够生出的变故乃至是逼宫。张骏以张茂名义公布号令,将长年戍守姑臧城内的戍卫将领更调,并分遣他们戍守西侧、北侧九门。而将靠近刺史府的南侧五门交给外镇强兵。乃至于扼守端门者,竟然是一县当中的县司马。

张茂用力伸脱手去,抚了抚张骏的头发。略显怠倦的眼神中,仍然是开释出一种非常而决然神采。

“说的不错!”韩璞望向本身侄子,用赞成的眼神看了他好久,而后又道:“但是你却说漏了一点!”

建兴十三年,六月庚寅。位于姑臧城内的刺史府,大家却都是一副惶惑然之色。昨日夜间,居于刺史府内的张使君数度咳血。刺史府属官延请数位郎中诊治,却涓滴未见转机。

“前几白天,扈从黄玮悄悄奉告我,张使君日夜昏倒不醒。而新使君却日夜侍立在旁。变更戍卫与外镇文书,皆是新使君托付于他。你且想想,除了这位新使君,又会有谁?日夜侍立在旁,想必用印也是非常便利……张使君病重之时,这位新使君不但没有痛不欲生,自乱阵脚,反倒将一干后事安排得井井有条……仅以此便可鉴定,这位使君,也绝非平常之辈!”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