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遣使和议[第1页/共2页]
金城北岸大营,在刘岳派数千兵力几次强攻了数次以后,毕竟还是未能获得决定性战果。现在韩宁也早从先前的各种失误流血中接收了经验。他参军中遴选了数十名脚力好的士卒,轻装沿河布哨。令这些尖兵一俟看到赵军渡河的迹象便马上接力向大营回报。这些士卒们自是尽忠职守。这些日子里,通过这些尖兵的回报,韩宁也率军胜利地数次击敌半渡。被凉州军淹死在大河当中的赵军,已不下千人。
张茂不晓得在陈珍的胜利破袭背后,能对赵军带来多大的影响。他只晓得。如果再不想出退敌之策,或是调来援兵,那么金城的沦陷,几近就是迟早的事。
孙建雄望着本技艺下越来越少的部下,也是由衷地感到一种揪心肠痛。当初雄赳赳气昂昂地前来金城赴援,他足足带了六七百广武后辈。但是现在再看着城头上灰头土脸的部下,已是不敷一半。很多弓弩手手中的弓弩都已在高烈度的战役中绝弦,但是城中残剩的少量工匠,底子没法修补如此庞大的军火耗损,很多弓弩手,便利用缉获的敌军弓弩来作战。
这个期间中,火化本是胡人的风俗。但是此时的金城郡中,完整没有能够安葬这些忠骨的处所,也不具有将伤员和遗骸后送回广武郡等地的前提。因为如许做,便意味着大量战役力的丧失。思来想去却没有一个万全之法的张阆,只得含泪命令将这些袍泽兄弟的尸体集合烧掉。当今城南,每天都要燃烧数百具尸体。焚尸所披收回来的焦糊臭味,几近遍及全城的每一个角落。
张茂起家,刚想叮咛身边的常随前去请诸位属官前来议事,却见堂前有一名保护前来,躬身抱拳道:“禀张使君,广武特使携伪赵使者于驿馆住下,前来通传,请面谒使君。”
张阆的精力也几近紧绷到了一个极限。他每日都在城楼之上督战,连续数日都没能睡好一个囫囵觉。常常困乏得支撑不住了,便到箭楼以内靠着粗陋的墙壁打个盹。一旦听闻到外间的金鼓之声,便顿时翻身而起,提刀便向外间冲去。现在固然上游的两座浮桥仍在,但是广武郡赶至的箭矢军火等补给,运出去的数量还是不幸得很。
“使节到!――”外间陪侍的宏亮汇报声,立时打断了大堂以内的熙熙攘攘。一干属官皆转头望向门口,看着广武郡的信使,引得数名高鼻阔目,皮衣裘帽的胡人进得大堂来……
而金城一线,就更不消说。面对赵军连日的迅猛守势,金城一线的守军已是岌岌可危。而陈珍调和的三千晋兴军却还是在晋兴至金城中的山脉中翻山越岭。严峻的局势本来已一度压得张茂有些喘不过气来,但是此时听闻赵军遣使前来,张茂惊奇过后,倒是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两边战线目前还是在胶着中,此时遣使前来,多数便是商谈和议之事。
因为大量征召青壮参军,现在的广武郡中,妇孺老翁们都鄙人地摒挡稼穑了。凭着数量有限的那些工匠来赶至军火箭矢,确切是力有不逮。金城郡中残剩的这些弓弩手们,又大多都是附属广武军射声营。即便如此,那些箭矢的庞大耗损,也只能支撑他们有一波没一波的齐射。弓弩的杀伤结果早已大不如前。而在箭矢用尽以后,这些弓弩手们也常常持刀上前搏杀。很多射声营老卒,也是在这类舍命的搏杀当中捐躯在金城城墙之上。
刺史府的属官闻讯前来,张使君用于临时访问伪赵使节的这间大堂,刹时便被这些属官占有得满满铛铛的。使节未至,一时候众位属官相互之间交头接耳,这间方才还至为冷僻的大堂,此时却显得热烈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