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三千弃卒(一)[第1页/共4页]
辛彦主持的迁徙民户的行动也是卓有效果。几日之间,已将县城以内一千余民户迁出。县府的书吏功曹等小官,带着全县的衙役捕快与部分辅兵,押送帮手他们前去州治四周择地安居。而匠户家眷虽已跟着大队撤离,工坊中的匠户们倒是留在县城中死守了下来。
辛彦在传闻县兵返回之时,押后的辎重车队遭遇虏骑突袭,也是闻之变色。之前李延炤发还战报和建议撤出县中民户的时候已有些略晚。他几近动用了县中统统能够动用的人力,才勉强将县城一千余民户迁走。现在如果虏骑呈现并四下劫夺,全县十几个里,即便将县兵如数派出,也不敷以在仓促之间将这些民户尽数迁走。
时候仓促,不知何时就要杀奔城下的虏骑成了高悬在统统人头上的利剑。这些工匠们虽也知留在县城处境较为伤害。不过为了能赶制更多军器供令居县的后辈兵们利用,大伙还是在以李匠头为首的初级工匠们的对峙下临时留守在了县城当中。
究其启事,还是十一年与上月的沃干岭之败,将张氏赖以制霸河西的刺史府直属精锐军队几尽折损的原因。军事存在的亏弱,必将会让入侵之敌减少顾虑。正如本日刘胤不过两万人,已敢超出大河,直趋凉州境内。乃至兵锋直指广武!广武若克,则姑臧几近便是囊中之物,刘胤涉险一搏,搏的也恰是这个偌大的功绩。
“毫无胜算……”刘季武在口中喃喃道:“司马麾下三千,已尽为弃卒!”
“阵前脱逃者,斩!畏敌避战者,斩!殆误战机者,斩!不遵号令者,斩!”
治下乡民遭袭的事件,也为李延炤敲响了警钟。因而他找来陶恒,一气之下将所部三百余骑卒尽皆派出,巡查治下各里。乡民们在近千辅兵的护持之下纷繁北行,逐步在县外汇成一条几十里长的人流。一起之上婴孩的哭泣,妇人们的辩论喧闹之声不断于耳。
将这些逃兵押着在各营面前晃了一圈以后,李延炤已是登上城楼,望着城楼下被铁甲士卒们押着的几人,伸开嘴缓缓命令:“斩首祭旗!”
“抬到前面来!”李延炤对战锋营方向招了招手。随即,周兴左手按刀,领着十余名流卒将阵前摆放着的十多个大箱子抬到了城楼之下。随即回身快步返回阵中。
“本日与诸君共守此城,望来日,能与诸君繁华相见,把酒言欢!”李延炤眼中噙着泪水,讲完最后一句话。跟着他大手一挥,令旗舞动,号鼓响起。各营接踵散去,开端他们最后阶段的筹办。
及至赵军主力及大量作为炮灰的步兵偷渡大河,进抵令居县境时,已是旬日以后。兵贵神速这个事理刘胤并不是不懂,只是先期调派渡河四掠的哨骑们并未在令居骑卒设防周到之下讨到甚么便宜,且接报说令居县民已开端迁徙,心知行迹大抵已被发觉。便在枹罕附近筑垒,等待调运的粮草达到以后,方才随之渡河,继而向北开进。
骑返回县城以后,李延炤又直接命令骑卒又分出百余人前去各处哨探。毕竟现在虏贼哨骑已在四周活动。令居的局势已是突然严峻起来。
李延炤面色凝重地望向城中堆积起来的数个大小方阵,腔调倒是如同昔日普通安稳沉着:“诸君切不成幸运,觉畏缩逃窜便可轻易偷生!本日敌进至此,我等不战而弃令居;明日敌近广武,我等不战而弃广武;后日敌近姑臧,我等不战而弃姑臧……若敌来我退,不知再今后,我等又可往那边?”
陶恒沉默无语,策马又行了半晌,方才用微不成闻的声音道:“刘百人将,你与司马相知数载,司马此言何意,你莫非不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