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千金散尽(十三)[第1页/共3页]
刘大见她向本身走来,忙撇过脸去,假装未见。穆清径直走到他跟前,轻声一笑,“刘大哥家中阿母可还安好?旧疾可有再犯?”
他转过脸来,瞪大眼睛看着她,边连连点着头,边欣喜地问道:“真是娘子!方才望了半晌未敢认,只怕是认错了人。怎不见杜阿郎?他可还好?”
这日午后。刘大一再承诺替她刺探动静。催着她归去歇着。她也分歧他多客气,便离了那教她浑身不舒爽的城门楼。
“能困苦过鸡鹿塞外的漠北地?”穆清轻柔笑道:“现在我另有甚么是受不得的?”
高家娘子不觉得意地笑笑,抬手拢了拢鬓边,倚着小窗悠然道:“闻人说,你日日刺探唐国公的去处,我猜想着,许是杜克明撇下你跟着唐国公外调远走了,可有想错?”
康三郎瞪着大眼,半张了口,在高案边呆了好久。
刘大也无计可施,只叹声点头,由着她去。
穆清认得,她便是杜如晦暮年婚配的妻室,现在平南将军之妻,高家的大娘。那妇人似在等着她施礼,等了半晌,却只见她冷酷地望着本身,面上神情无半分变动,亦无要上前施礼的意义。
转眼波波碌碌了两个多月,仍无涓滴动静。便是连她昔日腻烦的鲜于夫人,现在也不见了踪迹,传闻是回了客籍探亲,倒是好久未归。
这场雪下了三日,第三日上已改鹅毛大片为纷繁细雪,她有两日未到城门,雪略一消停,便裹上大毛氅,又往那处去。时已过了腊月二十三,算是入了年节,大家俱回家与家人相守,早在二十三之前,城门便日渐萧瑟下来。
马车车轮再次转动起来,车夫低垂了两鞭,掉头往城内驶回。刘大自值所蹿出,跳至穆清跟前,亢奋冲动道:“恭贺七娘,得偿所愿了。”
自此凡是刘大在值上,便经心的替她探听唐国公的动静。每隔三四日,刘大不当值的日子里。她自往城门楼去盘桓。刘大不肯受她财帛。她只得不时备办些好酒好肉一类琐细恩德。遣人送到他家中。
她当下要谢,那刘大说甚么也不让,闲话几句,又往城门口当值去了。
原是往思顺坊那头策马,路过南市街口,忽心念一转,记起上月康三郎已自南边返来,接后的事,或只他能帮得上。这便拨转了马头,直往康三郎的酒坊赶去。
她将最后一个名字从名册上划去,以笔杆一头抵着眉心,闭眼默思了一阵。忽觉偌大的洛阳城,贩子中每日仍旧喧哗熙攘,浮华之下则已是一片空寂,仿佛大战期近的态势。杜如晦将她送回江南,不过是做了别人皆行之事,本无可指责,偏她倔强地跑回了东都。
一股暖意裹挟着陈年檀香的气味自小窗口中涌出,一张经心上了妆的脸凑到窗前,头上的钗环轻碰,步摇摆曳,非常贵气,这妇人先是盯着穆清不着装点的素净面孔瞧了几眼,又自上而下的将她周到地看了一遍,终在她简朴的素色胡服打扮上转了转,眼中略显出些怜悯之色,又异化着多少不屑。
突如其来的但愿,使得穆清蓦地振抖擞来,好整以暇地站直身子,翘首望向那驾马车一点点地靠近过来。
“唐国公已迁至楼烦郡任太守。”高家大娘高耸地打断了她的话,皱起眉头,不耐烦地扔出一句,阖上窗格,冷哼一声,“痴人。”
头两天刘大还劝着她,近几日再不会有商队出入,且回家去放心过年,待过了上元节,商市重开后,再来探听也使得。她却听不进这劝,笑说,“摆布在家也无事可作的。”还是三天两端往城门口跑,无人时便悄悄地坐在栓车马的石墩上,望着驿道远处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