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长安锦年(十六)[第1页/共3页]
李世民不知何时已在白蹄乌背上坐定,正向她哈腰伸手,见她这般机灵防备,倒不觉愣了一愣。“你……”他张口结舌,不知该拣哪一句先说,憋了很久,干脆只拍了拍白蹄乌的脖颈,“三年未见它,倒还相认。”
杜如晦当众慨然立下军令状的第三日半夜,全军仓猝拔营,因候着这一声令已好久,众将士干脆利落地清算了,未惹出一丝一毫的动静来,只一个时候,便已束装待发。
唐国公饶有兴趣地转向杜如晦,那眼神,明显亦在扣问不异的题目。
李建成呵呵笑了一阵,“杜先生既这般对峙,建成自不好再阻。只是,军中步步责重如山,事关计谋,更是险要,先生也说,现在只能赢输不得,那便免不了一纸军令状作保,先生可敢?”
其他皆领命安守了杜如晦的摆设,只为着扼守潼关的领将,不免又争强一番。裴寂倒是乖觉,分拨甫毕,不敷两个时候,便又折回大帐,极力自荐着要扼守潼关。
余下一十五万,分三股行进,唐国公亲率五万据大兴城东,李建成领五万绕过新丰据长乐宫,李世民亦引兵五万,沿渭水西进,至楼观城与李秀宁汇合,同渡渭水,兵临大兴城下。
杜如晦挑了挑眉,“鄙人的坚固乃为李氏计,为天下计。”
“至公子过誉。”精华拱手应对,神采淡然。
精华一脚才刚踏出帐外,面前快速一道恍惚的影子闪过,一条手臂直向她的腰间逼来,她的身形更快些,只错过半边身,便已稳稳地遁藏开那伸向她的手臂。
“裴公方才怎不提?”杜如晦一脸的讶异,点头叹道:“裴兄来时未见着刘公出帐么?不过差了一步,刘公将将领了兵符而去。如果裴兄早一刻出去,我却盼望不得,也省免了一回难堪。”说罢皱眉直点头,可惜之色溢于言表。
……
这个题目,论过数次,常常因李公不肯见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相争,皆下不了定论,军心日渐烦躁,李公的天然清楚,他的心实在也是跟着一同起躁。
大事议定,大帐中的人一一散去,裴寂临出帐前,特地绕至杜如晦跟前,拍着他的肩膀深叹,眼中乐祸难掩,“这又是何必,都说鄙人嗜赌,实则不及克明小半,这般豪赌,实在率性,只恐这一局开大了。”
“李公莫再踌躇,兵贵神速,错失了机会便将前功尽弃。”唐国公因爱女的催促,心中已然起了摆荡,杜如晦顺势上前劝道:“外头的雄师,多因霍邑大捷归随了来,恰是趁着军心奋发时一鼓作气才好。李公可闻声帐外军兵鼓噪,吵囔着要直取大兴城?此时一人能抵三人的勇,过不了几日,待这股子热血转凉,再如何煽起?”
世人正如热锅沸水般地论着,李建成却一变态态,似个不相干的人,围着精华转了一圈,高低打量一番,不住点着头,“唔,精华……几年未见了?倒是出落得愈发动听心魄。”口气和悦得发腻。
兵将们耐着性子等了大半月,正要迷惑唐国公举旗的决计时,忽就传来开赴的动静,将将要燃烧的一腔热火,瞬时又烧旺起来。
唐国公坐着的身子不由微微向前倾过,杜如晦紧盯着他的神情,或许再添上一两句,便可教他定下主张来。
李建成毫不在乎她不善的口气,仍旧胶葛着她道:“这模样,虽同你阿姊相像,性子却大有分歧,顾氏姊妹,当真不类凡俗,不知这些年技艺可有长进。”
有人却不容他再添,裴寂跳将出来指着他道:“杜克明!竟不知你包藏的甚么心机。绕过河东,说得倒是轻巧,如依你所言,前有大兴守将,后有屈突通,待转至二者中间,屈突通引兵围堵,大兴守将出城迎击,我们不都成了那馄饨馅料,教人裹得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