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长安锦年(五)[第2页/共3页]
一时候屋内无人言语,大家俱冷酷淡地啜着茶。足有半刻工夫,郑官意耐不住这无边的沉寂,悄悄嗓子眼,“要我摸着自个儿的心底说句话,以七娘的容色才情,这般不明不白地跟着克明,终是屈就了,倒不如,趁着韶华尚好……”
“你瞧,这便来了不是。”穆清大口喘着气,接过阿柳手中的乌梅酪,猛灌了两口,稳了稳气味,向杜齐道:“好生接出去,倒了茶来。”又向阿柳道:“随我去净面,换身衣裳,一股子酸腐味儿。”
阿柳怏怏地拂去穆清的手,“亏你还笑,我不过见不得她仗了杜家的势头凌辱你。本日教她这么一吵嚷,恐怕不几日满城皆知你与阿郎……”
杜齐依言去开门,穆清忙往阁房去换过一身洁净衣裙。
郑官影瞧着她那垂垂冷下的脸,只当是意娘言语冲犯了她,忙向郑官意递过一个眼色,“我们出来逛了有半日了,也讨了七娘一口茶吃,再不归去,只怕府里要着人出来寻了。”
当她的视野再次回到郑官意脸上时,一个清楚动机乍但是现,除非,郑官意并不为李建成,是为她本身而来。
公然,郑官意执起茶盏,掩口饮了一口,一副知心贴肺的嘴脸,语重心长道:“想来七娘也晓得,克明原同高家大娘有过聘娶,皆因年青气盛,互不相让的,负气之下竟是和离了,是以气得阿翁也抛了狠话,不准他再踏入杜府门。可毕竟是父子血亲,何来隔日的痛恨,眼瞧着阿翁年事渐大,身子骨也不是畴前那风景了,过不了多久,自是要招回克明慰老的。再者,克明到底是嫡子,已过而立,膝下尚虚空着,也说不畴昔,介时也必然有一门门当户对的婚事……”
“约莫是阿延乖顺。”穆清自答道:“这倒是个不教人费心的。”
“这……”见穆清显了几分难色,郑官意心内狂喜,按捺下四周伸展的对劲。
说到此处,她摆起难堪的模样,谨慎地窥视了几眼穆清的神采。
“后招或还在背面,这几日必然不会让我们安稳了。”穆清呵呵一笑,拍着她的肩膀,“倒是你这张嘴,与人掐架嘴仗本不在行,气急起来愈发不矫捷,何必又要强出头?”
她昂首望望一脸火急的郑官意,再望望有些事不关己的郑官影,心下愈发迷惑。如果为着李大郎而来,现在影娘不该更孔殷么,如何反倒不太上心呢?
郑氏姊妹顿时瘫坐于锦垫上,骇怕得失了言语,怔悚很久,方呜哭泣咽地泣起来,也不知能指靠着谁,只会喃喃相问,“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穆清料算得果然不差,这才过了三四日,郑氏姊妹便叩动了她宅子大门上的铜环。
“多谢意娘提点。”穆清冷冰冰地一笑,直直看着郑官意眼中的瞳人,“却实是不劳操心。”穆清本想多说几句,一探她到底打了甚么主张,怎奈呕意又起,只想从速打发了她们走,不肯与她们再聒絮。
“即便是李家大郎授意,比之他先前那些狠招,现只送一名妇人来调拨溜边的,未免也太小家子气。”阿柳嘟嘟囔囔接茬道。
郑官意本日倒一改在太守府那日的悍劲,堆起笑容,“小宅院自有小宅院的精美。”
一时甜香扑鼻,丝丝缭绕。她在木托盘上置了两小盏茶,亲身端了布于二郑案前。却说这煮茶的民风流行于江南,北地尚属少见,这一套高雅的伎俩,配了穆清纤柔的身形,教二郑瞧得只觉清风拂面,心气儿也静下很多。
这日又正干呕得昏入夜地,眼眶发红,阿柳一手端着一盏乌梅酪,一手拍抚着她的后背。穆清在干呕的间歇细弱弱地问:“你怀着阿延那会子,怎不见你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