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家宅安稳岁月静好[第2页/共3页]
只是晚膳近尾,有仆妇端上碗乳红色的汤液,穆清看着面前这碗东西,模糊嗅到一缕腥膻,游移着不肯端起。“这是羊酪,这里的夏季不比江南,冷的紧,你初来北地,又肥胖,要多饮些才抗得住寒。”杜如晦端起装着羊酪的碗,递到她手上,穆清紧拧了眉头浅尝一口,差点想要将方才吃进肚的食品都吐出来,忙搁下碗,连饮了几口茶水。
到了辞岁这一日,晚间膳时,厨下置备了五辛盘,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装了一盘,配了春饼,鹿肉脯,热滚滚的羊羹。这五辛盘她实是没法入口,只尝了少量鹿肉,用过些羊羹春饼也就罢了。精华囫囵吞地用毕晚膳便跑没了人影,直至过了亥时,遣阿月去寻,才见她略红肿了眼眶怏怏不快地跟着阿月进厅堂。穆清心下明白她必是逢年节思母,便教她在内里檐廊下,向着东南边,跪地寂然行了稽礼,拜了她阿母。
...
家宅安稳光阴静好
精华却抬头一气将那羊酪灌下,放下碗时,唇边多了一圈乳白,好似老丈的白胡,仍不自知,一个劲地劝穆清多饮几口,引得穆清大笑起来,直笑得弯了腰直不起家。杜如晦不记得上一次见她这般肆意大笑是何时,追想来许是去岁送社日落水前一天,她阿爹允了她要一同去观傩时,不满一岁之隔,却仿佛隔世。
穆清立她身后,见她笨拙却尽力地持重下拜,想起往昔的年景,亦酸楚揪心,潸然欲泣,不由在心中默道:“阿爹阿母,此时你们可也在联袂同守着岁?可有念着七娘?七娘眼下统统皆安好……”一阵泪意涌上,却止于一个热烘烘的胸膛,杜如晦走出屋,从背后将她揽于胸前。她感遭到暖意,抬头舒畅地靠在他的胸肩上,闭眼逼回了那泫然的眼泪,待她平复了哀思,才转头向他灿然一笑。
这是她的家,穆清忽听得家这个字,微微有些不适应。小时候她的家在余杭顾府,但自小她便知本身是从吴郡顾家抱养过来的,即使阿爹阿母当她是亲生的普通心疼,那偌大的顾府毕竟还是将她拒之门外。待她回到吴郡本家,生身的父母又迫不及待地将像货一样易出,只为求得父兄今后的一份差事。自从奔逃至江都,便一向宿在堆栈内,直到她在江都参与了朋分杜淹的盐盘时,才略微有了一丝安宁心,算是有一份谋生在那边。转眼再跟着杜如晦奔赴京都,又到了一个陌生地点,而这个繁华如锦的城中,有一个不起眼的院落,是他给的一个家。
邻近时,世人皆聚于二门前院空旷处,将事前备着的大铜方簸斗中的干柏叶燃起,火光跳动,枝干哔哔啪啪地爆裂开,非常喜气。贺遂管事领着合宅九名家仆向杜如晦和穆清作揖施礼,口中念着喜气洋洋的吉利话,穆清取过起初备好的沉甸甸的锦盒,将锦盒内的五彩锦袋一一分发予世人。接过锦袋的家仆再作揖伸谢,有一粗使杂役的仆妇,不知是何人教她的谢辞,大着嗓门道:“愿娘早得麟儿。”穆清不由面色一红,便听得杜如晦在她身后呵呵轻笑了几声。
...
午后大家各自一番繁忙,将所带之物一一安设了,又安设了各自的住处,到晚膳时分,将将停歇了。晚膳设在二进厅堂的耳房中,简简朴单只杜如晦,穆清与精华人。其他人便在他们用了膳后,于后厨外的屋内用饭。此地与江南分歧,饮食皆以汤饼、胡食、羊肉、鹿肉、禽鸟肉为主,天已凉的原因,菜蔬并未几见,穆清虽偏疼蔬果,心知须得入乡顺俗,并不在饮食上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