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千钧一击(四)[第1页/共3页]
全部长安便在错愕不安与绝望心凉中苦熬了一月不足,在秋风秋雨将满城的树叶染成金黄色时,相州捷报挟风带雨地直冲进城。
精华直愣愣地望着李世民往大帐方向大步走去,这景象美满是她料想以外,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此处毕竟分歧于弘义宫。她到底没敢硬闯上前拦他的来路,眼睁睁地看着他背影消逝在重重错落的营帐背面,只得原地跺顿脚,自回营帐去了。
精华心中暗道,我再披戎袍,与你做前锋可好?这话在唇齿间转了又转,终是教她按压了下去。说出口又如何,初入弘义宫时,正逢征剿刘黑闼,李世民几番出征,初时精华缠磨着他要与他一同去,他总笑着说她已为人妇,军中多有不便,不允她去。她搬出平阳公主来驳他,他却反诘,可否放心留四郎独安闲宫中,这便令她哑口无言。光阴一久,她再不提这话,只常常在心中暗自扎挣一番,待战事一完,失落过后,寡淡无趣的日子又一日日地还是过着。
不出半刻,尚着着素面单袍的李世民孔殷火燎地自营帐内冲出,两名内监低头小步跑着跟在他背面,青白玉发冠倒是在他发髻上端端地束着,躞蹀玉带却仍在内监托举着的朱红木盘中。
秦王回城旬日,穆清从弘义宫出城的一起,坊市间,酒坊内,听闻的对秦王的赞美之词,言辞至极,几近起腻。
秦王正东风对劲中,自是不必担忧。四郎书念得极好,杜构杜荷伴着封了中山王的李承乾读书,也算循分,亦不劳她操心。长孙氏自精华入宫以来极力粉饰在风雅得体以后的落寞,穆清虽看得清楚,却也是懒得理睬的。
保卫的校尉也不啰唣,侧开身子,挥手表示让路。精华又向外探了探身子,目睹着天将要大亮,还是不得见秦王的面,心下不免暴躁。
思路在脑中翻滚上几遍,便到了城门口。现在她已不必再稠浊在康三郎的商队中收支城门,几个大城门的守将,早已在秦王的运作下,悄悄换成了贺遂兆留予她的那些人,极是得力,若不是因为一个女子骑马赶路过分惹眼,她乃至无需换男装。
临来前杜如晦嘱她带话予秦王,称现在功高威立,无需过谦,只将以天下为己任的态势摆在明面上便可。照着眼下这情势来看,秦王恐怕早已被架在了高处,便是一味自谦不肯拿出心胸天下的款儿来,也是不成的了。
出了长安地界的大道不见一人一车,穆清不由又加了一鞭,惊得坐下的马猛向前蹿去,跟在她身后的两名侍卫唬得惊呼,“夫人,细心惊了马。”一时又追逐不上,心急之下,也不得不感慨,这些年洛阳长安两地折返奔驰,倒磨得这位夫人的骑术更加精进了。(未完待续。。)
唯有一桩,引得她的心机转了好几圈,便是精华的形状,见一次暗淡一次。这一次见,原该是阖宫高低欢欢乐喜的日子,精华竟是慵懒偶然,一副百无聊赖漠不体贴的模样,全然不见昔日华光异彩的神情,只在教诲四郎骑射时方能打起些精力来。这一日日下去,恐是要不好。
不待天亮,精华便再忍耐不住,召来那报信的侍婢来问过李世民羁押的营帐位置,也不顾忌死守了近三年的端方礼法,趁着天气尚暗,悄悄寻摸畴昔。
穆清对峙不让她嫁入李家的启事,在她十几岁时髦不能非常懂,只晓得阿姊定是一心为她着想的,便不再穷究。现在她已将这事理悟得透透的了,所剩下的不过就是埋没心底的一抹苦笑罢了。
……
李渊年龄已高,拼杀之心也在这几年的和顺繁华中消磨殆尽,竟召来了裴寂与太子等人,仓促地商讨起迁都的事来,大有要与突厥分庭而治的意味。动静不胫而走,长安城中非论布衣商客,还是官宦人家,无人还能安坐于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