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莲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 千钧一击(一)[第1页/共3页]

过后不久,穆清便每隔三五个月,换了装。充在康家进长安的商队中。混入长安,由弘义宫的宫人悄悄接进宫,去看一看四郎和精华,通报杜如晦的手札。并将秦王开设在洛阳的天策府的景象一一告禀。

阿柳经心肠捋着槐叶的这会儿。穆清正跟着康三郎回东都的商队奔驰在驿道上。虽说临行拜别时四郎懂事的话语。牵绊的眼神令她伤怀,却到底是完成了一桩要紧事,距接回四郎的日子仿佛又近了一步。这使她心底欣喜了很多。

阿柳停了手,倒当真起来,“每回总说秦王待精华极好,几近专宠……怎也不见她生养呢?现在已是二十四五的年纪,这可拖怠不得。”

见她不语,阿柳撇了撇嘴,“难不成她还一心一念地想要往疆场上去?”

天虽不热,到底是隆冬,二人在外头驰驱了几日,既归了家,总要有一口清爽新奇的吃食才好。大暑天里,没甚么能比一碗湃过两遍井水的槐叶冷淘更适合的。

“想也是如此,又何必亲眼所见。”杜如晦长叹一声,嘴角带起一抹苦笑,“帝都民风向来如此,哪朝的世家子不是这般行动。他二人自小养在杜陵,带他们返来,我也未尽人父之责,未曾是暇管束过。现下在那处,精华如何管得住他们,只求不出岔子,莫惹出甚么是非来,循分守己的便已是大安了,置于心性风俗,这些个也只得今后再渐渐教了。教我放不下心的倒是四郎,他尚且年幼,学甚么样都甚是快。”

穆清从未细想过这个,经阿柳一提,不由也怔了怔。果然是,精华进宫之前,长孙氏接连着诞下承乾、青雀和莺歌,姬妾所出亦有,这三年间,竟是不见长孙氏再诞育后代,也未听闻弘义宫何时添了贵子。穆清脑中不由浮起长孙氏如绽放至全盛的牡丹似的素净面庞,虽经心刻画得不见一丝疏漏,眼底的落寞倒是模糊能见。

……

穆清放轻了脚步,一面走一面打量前头半榻上半月不见的身形,光是瞧这身姿,决然瞧不出已在外驰驱了半月的模样。直到近前。能看清楚面庞时。才气在他端肃沉寂的脸上看出些许倦意。

阿柳踮起脚,极力去够枝叶间最嫩的叶片。这三年来,她眼睁睁地看着穆清经常对着阿延或坊间别家的孩子发怔,每自长安返来后,总要失魂落魄上三五日。又瞧着阿郎日日在思顺坊与天策府之间奔波,偶然至深夜闭坊火线回,回至宅中后,书房的灯火常彻夜透明。她也会跟着心焦,却使不上力,能做的不过是将这个少有仆婢的宅子打理稳妥,饮食上摒挡全面罢了。

正说着,浴房外起了一阵动静,好似是马嘶声,阿柳侧耳听了一会儿,笑眯眯地回身去取了穆清家常所穿的素面襦裙来,“许是阿郎返来了。你们两个倒是会踩着前后脚,我去瞧瞧厨下备的热汤还够不敷阿郎洗尘的。”

穆清取过一方干布帛,将湿漉漉的头发一点点搓得半干,穿上一袭水色襦裙,束起胸前的丝绦,突厥北庭的景象她倒涓滴不担忧,尽管慢条斯理地清算安妥了。方才披垂着半干的头发,出了浴房,踱上邻水延长的檐廊,因怕再出汗,慢悠悠地走着。

“精华将四郎教得极好,有四郎伴着,她过得也还算舒心,偶有些不痛快的,左不过是那些妇人间争风而至,精华原不在乎这些,未曾上心,倒也罢了。”穆清仰靠在浴桶边,絮絮地说着。

ps:好久没啰嗦了,修文馆就是厥后驰名的,常常呈现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的弘文馆。本来称为修文馆,李世民做了太子后改名弘文馆,再今后武周时,又改名为昭文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