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眼光放在世界的是大商人[第2页/共3页]

1986年,石油代价走低,石油股票也低迷,李嘉诚却看到了石油产业的潜力。由加拿大帝国贸易银行作为中介,李氏家属及和黄通过合营公司Union Faith,买下了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大赚了一笔。这笔买卖不但颤动了加拿大,在香港工商界也引发了很大的颤动。厥后,李嘉诚不竭采办赫斯基石油的股权,到1991年,李嘉诚小我在赫斯基具有的股权达到了46%,和黄与嘉宏一共具有49%股分。至此,他们投资额达到80亿港元,一共占去了赫斯基石油公司95%的股分。

● 李嘉诚聪明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获得和黄和港灯后,李嘉诚便开端了他的远征打算。李嘉诚以为:“舞台越大,机遇也就越多,跨国投资能让本身敏捷插手到天下经济的体系中去,能够将本身的企业在环球联络起来,在环球范围内相互援助。情势好时就能敏捷扩大,情势不好时也便于躲避风险。”

媒体宣称,李嘉诚迷倒了加拿大的一名商务官。他将李嘉诚的肖像挂在本身的办公室内,逢人便夸奖李嘉诚是他的偶像。

与李嘉诚、任正非一样,默多克也非常重视企业的环球化。默多克是美国闻名的媒体运营者,大学毕业后就在英国伦敦的《每日快报》上班。父亲归天后,他担当了父亲的家业,到澳大利亚担当了父亲留下的一家处所报纸―阿德莱德《消息报》。

颠末数年在本地和外洋尽力开疆拓土,李嘉诚堆集了很多经历,眼界也变得更加开阔,而他旗下的企业也越变越强。

环球化是不成制止的。早在1995年,任正非就清楚地熟谙到了这一点,海内通信骨干收集已经根基铺设完成,海内电信根本设施大范围的投入期也即将畴昔。到时候,海内的市场很难支撑华为这么大范围的企业再持续良性生长。想要寻求新的冲破,保持企业的运作,华为就必须寻觅新的生长空间,国际市场就是华为要踏足的新舞台。

2006年,华为技术整年发卖支出达到了656亿元,外洋发卖额所占到的比例非常大,超越了65%。此中,在挪动收集、牢固收集、停业软件和IP等停业范畴所表示出的杰出增加态势逐步闪现出来,获得了很多天下一流运营商的承认。在2007年1月,华为办事于“环球电信运营商50强”中的31家,打进了很多国度的市场,并获得了骄人的成绩。

默多克不甘心只运营这一份处所报纸,他为报社制定了跨国运营的计谋目标。1963年,他采办了香港亚洲杂志公司28%的股分;1964年,又采办了新西兰惠灵顿的《自治报》;1968年,具有了美国汗青上最悠长的《天下消息报》个人49%的股分;1989年,领受了柯林斯出版公司。默多克在环球掀起了高潮。

一样是在1986年,李嘉诚破钞6亿港元购入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的股权。该公司具有天下闻名的《金融时报》等财产,并在伦敦、巴黎、纽约的拉扎德投资银行具有股权。为了制止李嘉诚进一步收买股权,节制全部公司,他们构造了反收买。见情势不妙,李嘉诚敏捷抽身退出,半年后他兜售股票,赢利1.2亿港元,1988年,李嘉诚带着其占股分10%的加拿大帝国贸易银行和李兆基、郑裕彤一起将“1986年温哥华天下博览会”会址旁一块204英亩的黄金地盘以32亿港元拿下,他们估计用10至15年在这块宝地上建加拿大范围最大的贸易中间和豪华室第区,全部工程估计需用度起码100亿港元。李嘉诚具有这个项目50%的股权,其他的股东们一起占50%的股权。李嘉诚是以成了加拿大的投资豪杰。他一人就投资100亿港元,激活了经济疲软的加拿大。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