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激动的四叔[第1页/共4页]
傅云英沉默好久,轻声问:“二少爷都不管的么?”
回到傅家,王叔立即去东院稍间和傅四老爷说了买书时碰到二少爷的事。
里间抄书的墨客们群情纷繁。一个方脸大耳青年撞撞苏桐的胳膊,“诶,你看傅家二少爷,真是气度!你不是他们家的人嘛,能不能帮愚兄引见一下?”
王叔嘿然道:“五蜜斯跟着太太出来的,太太在隔壁银器铺看金饰。”
陈老太太想要出口气,这没甚么,可她的手腕太狠恶了。傅云章要读书进举,就不能有污点,这类事一旦被人揭露,他一辈子的前程就完了,哪怕他真的是文曲星降世,也没法仕进。
“刚到家?那倒是巧了……”
她摸摸傅云英的脑袋,“可惜大丫你不是男娃,你如果个男孩子,娘攒钱供你读书,你也能和戏文里的状元那样,给娘挣一个诰命返来。”
傅四老爷房里的阿金站在院门外边垫脚往里张望,看傅云英梳洗好了,赶紧回身归去叫傅四老爷起来——四老爷喜好睡懒觉,惦记取明天要去见傅云章,特地提示丫环记得催他起家。
傅云英回到银器铺,卢氏非要给她打一副银项圈,又捋她的衣袖,暴露她腕上那对金镯子,给店里的伴计看,道,“这对镯子我放了好几年,色彩暗了,你们给炸一炸,再压扁一点。”
傅云章客气地笑笑,目光仍然逗留在傅云英脸上。
时下江南商贸发财,南边的盐商富得流油,姑苏、扬州一带的城镇,小小一座市镇,就住着几十户巨富之家。朝中很多大臣附和“农商互利”之说,贩子的职位大大进步,很多科举得志的文人一再落第,愤激之下干脆弃儒从商。
宗族欺辱孤儿寡母的事屡见不鲜。当年崔家落败以后,崔南轩的母亲之以是带着后代远走他乡,也是被族人凌辱而至。魏家本籍江陵府,乡间另有几户远亲,刚回到黄州县时,她公开里探听过故乡的魏氏族人。没了魏选廉,魏家老宅的族人落空背景,整天担惊受怕,厥后连家业也不要,全都逃往外埠去了。
“甚么书,五六?”
小时候家里贫苦,没法读书上学,这是傅四老爷心头一大憾事,因此他格外看重读书人,对二少爷傅云章有一种自觉狂热的崇拜。拿本书罢了,调派个侍从就行了,他非要亲身去,就仿佛离傅云章近一点能吸几口仙气延年益寿似的。
傅云英不慌不忙,读半个时候的书,和韩氏一起吃早餐,然后去正院大吴氏的院子问安。
王叔忙道:“官人,二少爷刚从武昌府返来,衣裳都没换呢!这会儿想必刚到家。”
傅四老爷出门在外的时候,每到一座陌生的市镇,凡是挑选雇佣本地人当领导。这些领导有的浑厚诚恳,有的狡猾凶险,饶是傅四老爷在外驰驱多年,偶然候也会暗沟里翻船,被人带到圈套里骗走财物。
傅云英笑笑不说话。
傅四老爷压抑住冲动和狂喜,滋溜溜原地转了个圈,“对,二少爷刚返来,我们不好上门叨扰,明天去。”他一迭声唤小厮,“奉告英姐,明天我带她去拜见二少爷。”
店老板立即堆起一脸笑,冲动得语无伦次:“二爷到临小店,真是蓬荜生辉,蓬荜生辉。”
围观的人渐渐散去。
傅四老爷一头雾水,不过这不迟误他暴露一脸笑容,“二少爷的书可不能含混,哪能让人代拿呢!我这就带英姐畴昔一趟,趁便感谢二少爷。”
“二少爷!”
小厮跑到垂花门别传话给婆子,不断催促,“官人等着回话呢,别忘了!”
卢氏为人峻厉,有点喜好斤斤计算,但面上从不表示出来,真风雅的时候脱手豪阔,叫人挑不出一点错来。就是太喜好夸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