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风云[第1页/共5页]
但是,虎父无犬子仅此两代,方怀远本年四十过半,按理说是该培养担当人的时候了,可他那独子方咏雩身材病弱不堪培养,门下弟子虽不乏资质上佳者,却还历练不敷,无人能担掌门重担,更别说比赛盟主之位,其他门派大要安慰,内心暗自窃喜,毕竟大师本来平起平坐,临渊门连出两位盟主压了他们一头,现在也到了风水轮番转的时候。
世人看完信函以后,都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傅渊渟本就是让江湖人闻风丧胆的魔头,现在这魔头疯了,更让人胆战心惊。
议事厅里一时沉寂,连呼吸声都微不成闻。
方玉楼十年前病重,死前召开了第二次大会以提拔新盟主,没承想此人选又落到他儿子身上,方怀远幼年成名,在平康二十三年和永安七年都参与过围攻娲皇峰的战役,名声在外,功劳斐然,武功也非常高强,与周绛云不相伯仲,在武林大会上力压群雄,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二代武林盟主,也带领临渊门站在了新的岑岭上。
玉无瑕嗤笑:“你才多大年纪,晓得爱恨是甚么吗?”
院子里,一名身材娇小的少女正坐在亭子里拈针绣鞋面,她戴着贩子小摊上到处可见的狐狸面具,一身鹅黄衣裙嫩如花蕊,愈发衬得她芳华敬爱。但是,她手里那只素色的绣花鞋上溅了几颗血点,鞋尖模糊还能看脱手指抓过的表面,仿佛有人曾在临死前抓住了她的鞋子,留下这些班驳血印,再多的敬爱都变成了可怖。
“既是逆贼以后,便非我江湖端方所能措置,自当交由听雨阁。”顿了顿,方怀远劝道,“我知谢掌门乃方外之人,常怀怜悯之心,可此子是逆贼骨肉,又认了傅渊渟为寄父,假以光阴必成大患。”
谢安歌定定看了方怀远一会儿,眼中划过一丝无人可见的绝望,从腰封中取出一道令牌,轻声道:“望舒门,同意。”
开初,这个动静并没激起多大水花,毕竟傅渊渟这十二年来固然行迹诡秘,却也不是销声匿迹,不管官府还是武林对他的追捕从未断过,可惜常常铩羽而归,世人嘴上扼腕,内心暗道老魔当年那“天下第一”的名头果然不假,就算有那好处熏心之辈,也逐步歇了心机,毕竟蝼蚁尚且惜命,何况是人?
谢安歌道:“依贫道之见,这些事情与傅渊渟脱不了干系,却不必然都是他亲手所为,试想短短一月以内从严州到蕴州,地区相隔近千里,遇害者甚众,此中不但有吵嘴两道的妙手,另有朝廷差役和听雨阁密探,如果傅渊渟一人所为,恐怕三头六臂也是不敷的。”
“……此事不宜担搁,需得早做定夺!”王成骄看向方怀远,“盟主的意义是甚么?”
江湖传说常常言过实在,可在坐世人都经历过十二年前的娲皇峰之战,没人会说傅渊渟不配那句“独步武林,天下第一”。
有人的处所就有江湖,而江湖地点总少不了传言,这些传言五花八门,大到门派纷争小到逸闻趣事,不管黑道白道都乐于听一耳朵,再在酒足饭饱后身材力行地为传言添砖加瓦。
谢安歌沉默不语,其别人也心念微动。
一时候,全部武林都骚动起来,有人惊骇有人仇恨,更有人镇静得不能自已,吵嘴两道都有很多参与此中,可谓连累甚广,轰动高低,远在栖凰山的武林盟总舵也很快获得动静,现任盟主方怀远一面派人外出探听真假,一面束缚心机浮动的门下弟子,同时飞鸽传书,请白道各大掌门人赶来商讨此事。
世人神采皆变,很多人面露不忿之色,却没有谁直言辩驳。
但是,补天宗紧接着便向江湖各处收回追魂令,还要拿《截天功》阴册换傅渊渟一条命,对于江湖人来讲,盖世武功可比功利美人都要动听心魄,何况《截天功》只为补天宗历代宗主修炼,周绛云此诺无疑将下任宗主之位或许了出去。这个动静敏捷传得沸沸扬扬,不但有无数邪魔外道闻风而动,连白道门派也为之哗然,暗中策划者多不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