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虎丘山下开大会[第2页/共4页]
来到高台后侧,孙越陵走到一周遭桌上坐了下来,对着面前阿谁正在埋头看着大会礼册的人说道:“我觉得我来得早,没想到你比我还早,真是服了你。”
到了已时,各家各派派来的参会者全数到达,高台下的广场上已经座无虚席,就连两旁和中间的通道里也满尽是人,挤得水泄不通,全部会场之上一片喧闹,千音嗡响。
“这是何人?”孙越陵拿起了了礼册一看,见到演说名册上排在第一名的是“公安派”代表,只是他并不熟谙此人。
楚欣莹秀美一蹙,伸手在他手上拍了一记,徉怒道:“别脱手动脚,这里很多人呢,如此没有礼数的行动被人瞥见了如何办,你还如何主持‘说文大会’?”
那人抬开端来,瞪了他一看,不满道:“你说甚么?谁是你的老婆?”
背靠庙门的处所已经搭建起了一个高台,乃各家流派的演说之所。为了此次大会,风华社高低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破钞无算,特别是在韩弱水的建议之下,将本来由各家各派下台相互辩论的体例改成轮番下台停止演说,如此一来能够制止因观点分歧而形成争论不下的难堪局面――如果各家各派真的吵的不成开交,乃至乎相互唾骂撕打的话,这是风华社最不肯意看到的事情,也不是他们召开这个大会的初志。
那人头也不抬,只是说道:“我如果像你一样安逸,这大会还如何召开?光是这安插园地、发放礼册之事,就让我忙了半个时候。”
韩弱水报命道:“是,部属晓得了。”说罢独自而去。
孙越陵咧嘴一笑,道:“有贤妻如此,孙越陵夫复何求啊!”
孙越陵对此也只能无语。公安派这个流派他在宿世也是略有所知,讲究的是直抒胸臆、凭性而发的那一套,只是在明末诸多学派百家齐放的环境下已经垂垂跟不上潮流,与世俗完整断绝,以是才式微了下来,连一个独掌大局的人才都没有,更没有申明扬于当世的博学鸿儒。
台上这个率先出场的女子,乃是姑苏金鸡湖畔映荷轩的当红花妓凤离,素有江南头牌之誉,江南一带的文人仕子无不是以得她喜爱、蒙她召见为荣。这一次说文大会,为了制止场面过于单调狠恶,以是孙越陵才破钞重金请动了凤离前来演出,算是为此次大会增加点兴趣。
有明一朝,特别是在末期,这类与歌妓同乐、诗曲互达的事情非常平常不过,向来被士林视为风雅乐事,很多读书人都对此趋之若鹜、欲罢不能,现在凤离能够呈现在说文大会这个公家场合,更是让很多人倍感镇静,大喊不虚此行。
孙越陵喜道:“太好了,幸亏有你在,我可省了很多费事。”
楚欣莹没好气道:“你晓得就好。”
或许是陶国兴本身也认识到了这个环境,前面的演说越来越是有力,声音也由一开端的慷慨激昂变得降落下来,最后草草结束演讲,见礼退下。
孙越陵和韩弱水并没有坐在台下,而是作为主持者坐到了高台一侧,他再次问道:“钟晏松那些人如何说?”
此时,凤离在台上演出的恰是昆曲剧目《紫钗记》中的《堕钗灯影》这出,这个曲目在江南一带非常风行,世民气中早就熟谙,不过由姑苏头牌凤离女人亲身演出则又是别的一回事,无数人伸长了脖子、踮起脚尖往前挤,想要将这个传说中的美妓的面貌看的更加清楚些。
回到姑苏后,楚欣莹干脆就不走了,留在江南帮孙越陵打理风华社一些买卖上的事情,省了他很多心机。但楚欣莹明面上还不是他们风华社的人,她在姑苏城里开了一家锦缎店铺,算是这家店铺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