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太皇太后就是不死(2)[第2页/共2页]
薄氏衰而窦氏兴。
毕竟是步了孝景薄皇后的后尘。
“有没有能够恰是因子肖其父,以是景帝才会废了刘荣,并且特地挑了刘彻当太子,当天子最怕的应当就是本身选的担当人与本身性子不一样,并难以贯彻本身的设法,从而人亡政息吧。”
刘家的凉薄,可真是一脉相承。”
窦氏先是一惊,但随即便反应了过来,并面露苦涩:“哀家早该想到的。
替他生了四子的正妃,以及四个嫡子说舍弃就舍弃,哀家又算得了甚么?
何况如果然始终对峙有为而治。
吕氏衰而薄氏兴。
薄家仅剩爵位也被他找借口废了。
作为历经四朝的存在,很多大师明面不敢说的事,她都能算切身经历者。
道家与法家的底子不能丢。
又几年,薄太皇太后归天,我儿景帝便迫不及待的废了皇后,废了薄太皇太后当初给他选的远房侄女,薄皇后。
刘家刻薄寡恩又非一天两天了。”
如果武儿即位,必不会如此。”
故而当初即便被册封为皇后。
“与民生息,有为而治,只是黄老学说一部分,既讲品德,又主刑名,既尚有为,又崇法治,平静有为,主逸臣劳,宽简刑政,除削烦苛,应乎时变。
“当年高祖天子就因为惠帝性子不肖他,嫌弃其过分于荏弱,不似人君之相,以是多次想要废其太子位,若非吕高后力保,恐怕底子没机遇即位称帝。
可就算如此,哀家因病目盲后还是还是被文帝嫌弃,若非百官保护,薄太后对哀家也还算对劲,恐怕哀家就不是皇后,而是废后了,幸亏文帝活的不是好久,如果他也活到七八十岁,恐怕哀家还是会被废,启儿太子位也很难说。
哀家还是是兢兢战战,恐怕出错。
或者起码也算旁观者。
现在听完你说的将来,哀家的猜想和担忧,竟然大多都成真了,他们父子两都要废后,都要打压先帝时失势的外戚,拔擢本身母亲娘家,并把握朝政。
皆为黄老学说要义。
然后窦太皇太后愣了下,并再次苦笑:“哀家这些年竟没你看的透辟。”
“哀产业初实在是不肯意让阿娇嫁进宫的,只可惜哀家那女儿对峙,本觉得彻儿是个好的,能看在她姑姑大长公主助他得太子之位和哀家的面子上善待阿娇,没想到跟他父亲爷爷一个模样。
才会英年早逝,烦闷而终。
那些儒生为了获得权力,竟然胆敢决计扭曲窜改先贤文籍,逢迎上意,如此德行之人,若得权势,必定为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