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装起规矩人[第2页/共3页]
大师出了坊门,只见骨干路上再不是平时严厉的模样,灯市如昼、香车宝马、红男绿女,好一派热烈气象。
房大禄一怔,想了想,陪笑道:“好似有这么一名,奴不记得了。奴把拜帖都按日期放在阿郎案边了。”
杨华也拆台地哈哈大笑。
那士子一脸对劲,正待要说甚么,只听吴焕淡然道:“方郎君恐怕是醉了。”
程平头都不抬,“不刻苦中苦,难为人上人。”②
程平是不晓得陆允明如何想的,如果晓得,必然会抵赖:“我一向是诚恳人!我一个明经的,又不消投行卷,老往主考门上凑,算甚么事啊?”
房大禄笑道:“这些齐州士子不是第一次来了,只这返来得要少些。前两日休沐的时候,来了一帮,很等了阿郎一阵子。”
老成些的还罢了,年青的士子们都花孔雀普通打扮一新,齐齐出门。程平轻浮一笑,雄性植物求偶的姿势本来是跨物种通用的。
时候不知不觉进入了腊月,大家都忙,朝中诸公忙清理总结这一年的公事、忙如安在贺表中表功抱怨、忙情面随往连横合纵……这还是浅显的,那筹划朝正大礼的、管着欢迎各方使节的更是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
程平笑道:“便是因为面嫩,才选如许凶暴的。”
周通先拆台:“我如何未曾听过这些俚语?”
陆允明走畴昔,翻了翻,全数齐州士子的帖子貌似都有,当然也有程平的,帖子写得官面得很,且是只随大流来过这一趟……陆允明哼笑一下,顺手把帖子掷在桌上,这时候倒装起端方人来了!
礼部掌天下礼节、祭享、贡举之政令①,这过年的事,多数归他们管。礼部尚书是位六十老叟,名乔仲春,三朝的元老,人最随和不过,也很晓得放权――放当然就放给了少壮派二把手侍郎陆允明。再加上过完年就要停止的科举测验,陆允明每日天不亮出门上朝,暮鼓敲响才从皇城返回。
士子看他一眼,委偏言个“多谢”,便一脸恚然地走了出去。
如许的年酒吃得实在难受,最后程平只得使出装醉大法,被杨华和周通送归去。前面另有好几场年酒,程平愁闷地对付着,好赖熬到初八・九,年酒算是消停了,但过不几天,又是元宵节。
刚好翻到齐州士子们的拜帖,有吴焕、有韩峻、卫贤……
平时装得人五人六的,灌丧几杯就开黄腔儿,真是……程平嘴角微翘,不辨喜怒地说:“本来方兄竟是位风骚才子,失敬,失敬。”
周通看着正房进士科的几位每天出门各种诗会、文会的赶场子、造申明,也不无恋慕:“看看人家,只要我们坐冷板凳。”
程平扁扁嘴,不睬他。
少不得被几个年长的士子笑话,说他真是“小郎君”。
然后内心暗搓搓地弥补一句,“关头是,我还‘偷窥’到主考‘约会’并被逮到了……”程平不是不能掉下限,而是怕弄巧成拙,故而便被逼着成了“端方人”。
那都是中华诗词文章千年精华,后代人偶尔援引一下风俗了,这会子本身穿越了,却被误以为是“原创”……
谁知一回身,绊在椅子上,几乎摔了个狗啃屎,杨华拉起他,笑问:“方兄没事吧?看来真是喝多了。”
士子面色一呆,脸上显出些难堪神采,讪讪地顺着这个台阶下了,“确切有些头晕,某出来躺一躺,各位郎君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