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 90 章[第2页/共3页]
“可行。鄙人黎水村人黎池,这位是我堂哥黎江,本日身上没带充足的银钱用以质押,他日我这堂哥会带着押金过来取样书,待我抄好后还是由他送来。”四宝店定既然有专门装订书册的职员,装订用度也就要不了三两。可他若本身找人装订好再拿来,费事不说、内里的要价也不必然比三两银子低,并且本身装订的就相称于盗版,卖不出去不说或许还会被官府查罚,以是也就没需求再纠结这三两的装订费了。
便契写好后,三人趁便就围着书案坐下,又客气地扳谈了一小会儿,随便谈两句店中的某本书,再说两句有关这书的轶事,还谈了两句黎江想晓得的纸张买卖,纯粹是寒暄场上无话可说时随便找的话题,并无多少实际内容。
徐掌柜对于黎江的扣问并无异色,笑着答:“我们四宝店在很多府县都有,有着本身的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店中售卖的如《论语》如许的官定科举用书都是同一印刷的,印刷的量大后本钱均派下来也会呼应降落些,收书的代价天然也就跟着降了。普通在店中拿纸笔墨归去誊写,一本《论语》是150文笔墨费,你这书因是本身出的纸笔墨,补上40文后,你的字写得好、或许会有学童买归去做字帖临摹用,就再多给20文,刚好凑个整数。”
徐掌柜接过书翻看起来,半晌后合上书,“字是好字,这一笔‘台阁体’写得非常好,我在浯阳县还没看到过写得如许好的。书也无字句讹夺,只是装订稍有瑕疵。《论语》我们店里卖500文一本,可收书的话是没这个价的。”
听完,黎池恍然大悟。他真是一叶障目,竟没去考虑这个期间已经有了成熟的印刷术。
作为一店掌柜,只要有客人进店掌柜就能有所发觉。徐掌柜也不例外,黎池兄弟两一进店,他就发觉到了, 而他之以是没叫店中书童、而是亲身去号召,是因为猎奇两个客人中较小的那一名的一身气度。
黎池拱手回礼,“告别,来日再叙。”
徐掌柜两根手指捋着髯毛。店里不出纸笔墨,得售价的两成,这就和寄卖差未几,只是还需求店里停止装订。
黎池当代还是第一次感受像是又回到了交换会、餐会上的寒暄场,寒暄场的应对技能好久不消有些陌生了,不过聊下来也还顺畅没有难堪冷场。
“时候也不早了,我们明天还要赶回村去,也该说告别了。”黎池说完站起家,拱手道。“告别。”
徐掌柜喊过来店中的一个书童,叮咛他去筹办纸笔,然后移步到一张书案前,提笔很快写好一份便契交给黎池。这便契就跟借单一样,不像田单和宅契这类契书需求到官府去备案并记录到户籍黄册上,只需在上面写明二人的买卖内容就好,今后拿出来对证也是有功效的。
很刚巧,黎池和黎江从四宝店出来没走多远,就劈面遇见了正筹办去找他们的黎河和黎湖,因而又一起往城门走去。
站在一旁的黎江闻言,惊奇地出口问道:“如何收的代价这么低?”小池子有和他提过抄书挣钱的事,可现在他们出纸抄书和留押金拿纸归去抄书,代价竟然才相差60文。
徐掌柜看面前此人通身的读书人气度,略一思忖,就想到这客人能够是和很多经济宽裕的读书人一样,既想挣钱又不肯迟误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