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章 采购[第2页/共2页]
如果是TB系列这类层次的四发轰炸机,西北已经有气力本身制造,不过姜立并不满足于这类轰炸机的机能。毕竟这类飞机在前面的战役中过分于鸡肋,用不了一两年就会被敏捷的淘汰,不淘汰也会被日军击落,不心疼飞机,姜立还心疼飞翔员,此时的西北可没有苏联那般根底薄弱。飞翔员死了一波又一波。
“司令官中间,我国的TB图波列夫重型轰炸机也是非常不错的,载弹量高,航程远。对于严峻贫乏轰炸机的贵军而言,是非常不错的挑选。”索夫斯基保举道。
锻练机300架,I15战机100架,CE中程轰炸机80架.....
“对了,西北从美国那边采买的产业设备,下个月会运抵符拉迪沃斯托克,但愿贵国能尽快安排运输列车。”姜立再次道。因为启动涅磐打算占用了大量的资本,再加上与日军全面开战,庞大的军需占用了西北绝大部分支出,此时因为战乱,姜立在外洋的医药公司每年赚取的利润虽多,但在满足本身生长的同时,对于西北庞大的资金需求,也只能减缓一部分压力罢了。不过此次跟美国与英国的存款倒是相对顺利,一笔1.2亿美圆的存款与2000万英镑的存款使得姜立裁军三十万的打算得以顺利实施的同时,还能够买进大量的产业设备,当然,另有一部分美国那边援助过来的技术工程师之类的。毕竟此时的美国与日本之间仍然有着大笔的商留来往,但相对而言,日本在东亚地区的咄咄逼人已经极大的摆荡到了英美两国的在华好处。
姜立从进门起到现在脸上就没有一丝笑意,脸上挂着的美满是一副弱者的神采,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在苏联面前表示得越弱势,莫斯科的那位红色暴君才有能够多分派一点援助过来。此时西北的飞机出产才气是非常有限的,只要采买充足的锻练机,将西北的飞机产能都开释在飞龙1,西风1与鹰2式战机上,毕竟相对来讲,对于不消上疆场的锻练机来讲,要求相对低一点,而上疆场的飞机,尽量用自产的,今后在于后勤上也多几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