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抗战之谍海浮生》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四回 朝堂上逞舌三寸 春帆楼遗羞万年[第1页/共2页]

“谢陛下隆恩。”秋津奈绪蒲伏于地,毕恭毕敬地施礼。

“爱卿的观点甚合朕意!真是博学多才之士。”

……

李鸿章瘦巴巴地嘴抽动着说:“两千万足可疗饥,换约后尚须请旨派员,一月之期甚促。”

“土肥原君、松本君,是不是如此?”天皇顾首问道。

伊藤博文寸步不让,骄横实足地说:“一月足矣。”

“朕今将秋津君官升三级,擢升起码将。”天皇笑道,“卿家,这个官阶可曾对劲?”

父亲说:“士不成不弘毅,近代国势沦沉,倭寇放肆,李鸿章以耄耋之躯,颓死之年,同列强周旋,抱恨而终。这本书我送给你,你要不时翻阅,勿忘国耻。特别是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春帆楼的对谈,他的弥补缀苴,与伊藤博文的盛气凌人,这内里渗入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泪史。”

大学之时,秋津奈绪曾听闻过一次南开大学蒋廷黻传授的演讲:李鸿章因春帆楼受辱,发誓“毕生不履日地”,这是他的“悲伤之地”。数年后,他周游西欧,路过RB换船,可他不肯登岸,最后只幸亏两艘轮船间搭设一块木板。李鸿章病逝后,吴汝纶出使RB见春帆楼内李鸿章的座椅竟比伊藤博文矮半截,可见其受辱之深。

“好,好,好,你们谍战之人公然精诚合作,握指成拳。每人均赏樱花勋章一枚。”天皇又问道,“秋津君,你的官阶是?”

李鸿章阐发情势道:“一月之限过促,总署与我远隔台湾,不能深知景象。最好中国派台湾巡抚与RB大员即在台湾议明交代章程,当时换约后两国和好,何事不成互商?”

“朕常念兹在兹此中的数语‘夫我朝既仰承天命,为中外臣民之主,则以是蒙抚绥爱育者,何得以华夷而有更殊视?而中外臣民,既共奉我朝觉得君,则以是归诚效顺,尽臣民之道者,尤不得以华夷而有异心。此揆之天道,验之人理,海阪日出之乡,普天率土之众,莫不知大一统之在我朝。’朕要建立的,就是如蒙元、满清一样的东亚大一统政权。”天皇说到冲动处,拍案而起。

远处传来怒涛狂啸之声,夜月孤栖,鶗鴂断肠。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愤,悄悄地记录下了现在心中的万千感慨:

一名女宣讲员分花拂柳地走来,对着墙上的图片,讲授道:“濑户内兵工厂由大清马关赔款制作而成。当时,帝国本意是要求赔款三千万两白银,何如神刀馆刺客小山丰太郎枪击李鸿章,李鸿章以安然不周为由,避而不谈。伊藤博文辅弼最后同意减少一千万两,而勉勉强强把这个兵工厂建立了起来,现在已是远东最大的军事重镇。”

“臣之前曾说过一些近似的结论,但是秋津君才资聪慧,非我等能及。”土肥原贤二此语,一来是真相,满是秋津奈绪本身现场陈辞,二来,反而显得土肥原本身更加的谦善和保举人才。

伊藤博文还是死咬着不放:“可写一月内,奉旨派员如此。”

他记起了光绪帝挥毫写下祭奠邓世昌的挽联:“这天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水兵威。”

李鸿章盼望着嘴问道:“总请再让数千万,不必如此口紧?”

天皇边听边点头,不觉身材前倾。

五人退出皇居后,天皇特命内政部官员带领他们观光RB横滨兵工厂和富士山。

看到其别人脸上和颜悦色的神采和女宣讲员柔曼的声音,秋津奈绪痛心疾首。他记得拜别故乡赴京肄业时,父亲赠与他一本书。用蓝纺绸包裹着,他拆开一看是线装本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更深人静,他展转难眠,甲午一役,中百姓族错失了腾飞的豪举。北洋战舰,这个当年远东水兵的霸主,竟然败给了蕞尔小国RB中国输的五十载没有翻身之日。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