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的编制[第1页/共3页]
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人数在194到250人之间。
5、师团:
运输联队的范围大抵上取决于可用的卡车数量,从实际上来讲,由一个卡车大队和一个骡马大车大队构成。卡车大队由2到3其中队构成,每中队最多有50辆载重1.5吨的卡车,很多师团都贫乏卡车,一些底子就没有。
批示官为:中将11340人。辖:步兵2个旅团、炮兵1个联队、马队1个联队、辎重1个大队、弹药纵列1个大队、军乐队;战时:增加大小桥梁纵列各1个大队、野战卫生部
和我军个人军的体例近似,越25000-30000人摆布。日本陆军的常备军在抗战发作时有十七个常设师团,番号顺次为近卫、一至十二,十四,十六,十九,二十。体例为四联队制,即每个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大队炮小队,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一个掷弹筒组和二个步枪组。别的,每个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马队联队。这些师团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驮马制总体例为28500人,另一种是挽马制总体例为25000人。
1、小队:
野战炮兵联队体例2322人,有3个688人的炮兵大队,各设备12门75mm野炮或山炮,只要一些师团将此中一个大队替代成105mm炮。
批示官为:少将5690人。辖:2―4个联队,包含骑、工、炮及其他兵种
承平洋战役发作以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信队,总人数为11980人。
1、师团体例:
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要3个);
4、联队:
3、职员计算:
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含一个25人的中队部,1个察看班,一个31人的弹药小队,三个31人的炮小队(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设备1门70mm九二步兵炮)。极少数联队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编两个170人的中队,各4门炮。
和我军排的体例近似,但是人数更多,相称于加强排日军的一个小队有前述体例的三个班和一个设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
师团: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三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三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马队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光阴军又呈现了独立戒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体例。独立步兵旅团的体例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不异,人数为5100人。独立戒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为4900人。
抗战发作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3、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职员所构成的军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其体例大抵与常设师团不异,只是马队联队变成马队大队。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体例做了最后一次调剂,大抵有以下几点:1给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成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抵例,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3编组了丁种师团,其体例大抵与丙种师团同,但只要步兵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