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山里的局势[第1页/共2页]
“中条山按照地?”赵诚有些迷惑,他对北边的环境不是太熟谙:“新斥地的按照地?”
曹二宝这几年没少向延安方面运送物质,小到做手术用的缝合针,大到加工九二步兵炮身管的机床,种类庞大,林林总总不下二三百吨。军饷上头的布施也没断过,数量不是很大,但是对减缓边区的通货收缩起到了很大的感化。
给友军送粮送饷、弥补弹药,看上去破钞不菲,但是却非常划算。陕州的老百姓能安生种地,军队也能安安生生的搞练习,绝对是一举多赢。
坊间传闻,乔副处长把侄女嫁给了曹二宝的结拜大哥,以是才官运亨通。对此老乔既不承认也不否定,大有闷着葫芦摇到底的架式。久而久之,他在保安总队就成了一个很特别的存在。
因为惊骇泄漏风声,这些赋税物质底子没个账目。延安那边也谨慎翼翼的袒护着陕州这条物质供应线,晓得内里详细环境的人,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资金和小物件还好些,任谁也抓不住把柄,但是每次向军队发放兵器弹药的时候后勤上都要大费周章,换偷换装箱,磨掉枪号,然后再掺杂在缉获的日伪物质里分收回去。
“司令,家里方才发来电报,说是中条山按照地的军队筹办攻打阳城和沁南两座县城。我们派出的轮战步队正在闻喜、绛县一代活动,要不要把他们先给撤返来,也免得出甚么不测。”
挂着区小队、县大队番号的处所军队气力略微小一些,绝大部分时候只能给日伪军找些小费事。正规军,特别是战前就在血里火里淬炼的老军队,的确让日本人头疼的想撞墙。
“两座县城都在山里,日本人的声援力量只能靠两条腿行军。只要军队的行动速率充足快,就不会出甚么题目,再说了,万一吃不下来,来个围点打援也不是不成以。”表叔仿佛对军队的战役力很有信心。
赵诚点点头,揣摩了一会才开口说道:“在北边轮战的人马临时不急着往回撤,环境告急的话还能给山里的军队搭把手。别的还给那边调点物质畴昔,十万发七九口径枪弹,一千枚掷榴弹,库房里另有车队新运返来的德造81迫击炮,挑十门好的送去,炮弹多带些,其他的你本身安排。”
究竟证明,这些行动并没有白白华侈大伙的精力,八。路军的战役力比起武汉会战那会已经有了质的飞越。特别是在山西,因为离着边区比来,军队占的“好处”也最多。
八。路军拖住了日本人的腿,中条山守军的压力也就小了很多。
“山里的军队有多大掌控?”赵诚问道:“同时进犯两座县城,还得防备运城和晋城方向的日军,搞不好长治、临汾的鬼子也会进山声援,弄这么大的场面,他们吃的消吗?!”
对于这些请粮请饷的陈述,赵诚多数是扫一眼就会签上名字。考虑到离黄河封河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他唆使后勤上头,把每天往北岸运送的物质多加两成,以备不时之需。从云南运来的意大利货也能够送一部分去,特别是布雷达37型重机枪,那东西设备野战军队会坑死人,放在要塞区的地堡内里倒是不错的镇宅利器。
驻山西日军在提交给华北方面军的陈述中显现,在“灾情”最重的晋西北地区,情势已经严峻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很多偏僻据点只能主动放弃,一些核心“地区”,小队以下兵力底子就不敢分开据点和交通线,大队范围的军队进入山区后都会遭到进犯。至于那些“仆参军”,完端赖不住,照顾兵器弹药逃脱的事几近就没断过,成建制逃脱都算不得甚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