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翠屏归吾家[第4页/共9页]
渔夕小嘴一撇,嘴角一扯,随即大笑起来,指着长须大汉道,“那是甚么人啦,如何绣了个锤子在胸口哇!”
蔡幕哲自与渔夕相处以来,还从未见她如此笑过,悄悄将她抱在膝上。微微一笑,拍着胸脯,哄她道,“今后,叔叔在这里刻个更短长的。”
“少将军?”
蔡幕哲看着这繁华景胜,回身面对身后苍山,微蹙了眉头,内心悄悄一叹。温润的眸子里垂垂染上寒意,润下水雾,氤氲开来,内心悄悄念叨,“哥哥,本日我带夕儿返来了,你看着了么?”
蔡幕哲微浅笑笑,目光飘向湖面,波光微皱,上面有些许大人携孩童划舟而游。笑意在唇边微微散开,却在眉心处又是一滞,分开这几日,不知都城......一声轻叹还未出口,抬眉低眼间,内心一惊,方才还在盘坐的小孩儿不见了踪迹!
到了这傍晚,远远的瞥见一艘船,点着百盏灯火,照的船身灯火透明,渔夕再也忍不住,趴在窗口大声喊去,:“有人说话么?有人说话么?”蔡幕哲一动不动的听着,又觉好笑。待到那船身渐渐靠近,只见一清癯男人立于船首,衣袂飞卷,悄悄一瞟渔夕,目光寒似冰霜,唇上却好似有一抹极其平淡的笑意,稍瞬即逝。
大汉略一深思,转而眉飞谈笑,“本来是蔡少将军,雷某输在你手里也认了,只是未想到少将军这等幼年。”
过膝的小人儿嘴唇一抿,好似落空了兴趣,不由悄悄一叹,这一蹙眉一感喟,竟让人顿生无穷垂怜。
“没有。”
船只循河北上行,一行两日,也不泊岸,日日只见一江长水,来往船只,稍瞬即逝。渔夕垂垂却也感觉索然有趣,不由昏昏欲睡起来。好不轻易出去一个侍从送来茶水,任她嬉笑嘴甜叫着伯伯,那人也是低头不语。连续两日,饿的小肚子,咕咕作响,嘴里吧啦吧啦一堆话,无一人应对。不时伸头喊道:“来小我说话呀,来小我说话呀。”
“好!好!好!”十几步开外不竭传来的喝采声让他更加沉闷。解下腰间符牌,交给随身一个侍从道:“去找周大人,就说事情告急,周遭百里路口临时封死。”侍从领了符牌,找了快马,疾奔而去。又两个侍从低头返来,蔡幕哲瞟了一眼侧方,见一个藐视台下,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便皱眉问道:“那边可找过么?”侍从昂首看了看,回道,:“公子,都找过了。”
渔夕这日正窝在叔叔的怀里,玩着他一丝垂下的乌发,绕成分歧的圈圈,只听叔叔在头顶上说道,:“莲花驿到了。”
秦菀兰当然晓得暴风雷在说甚么,更加羞红了脸,要去辩论却又不知如何开口。蔡幕哲见她欲说还休,只好解释道,“雷兄曲解了,这是家兄的女儿,莲哲渔夕。这位是我秦伯父家的女儿秦菀兰蜜斯,还.....尚未出阁。”
两人顺着湖岸走了一会儿,渔夕的怀里便抱满了东西。又走了一会儿,大抵是小人儿累了,一屁股坐在地上,仰着下巴问道:“叔叔,到了么?”
秦菀兰恩了一声,接过渔夕,纱衣飞扬间,身形飘退,又退数丈之远。只听蔡幕哲说道,”兄台与这小孩子何必动气?“
蔡幕哲舒展双眉,明显吃惊不小。只听秦菀兰持续说道,:“礼部尚书丘大人不知因何原因,被打入天牢,关了几日,便又放了出来。”
蔡幕哲偶然去看,细细的将人群扫了几眼,并无发明渔夕身影,内心反而沉着下来。抬眼望去,见看台百步以后有一高大树木,盘根错节,像是有些年事了。心中一动,蔡幕哲脚尖轻点,翩然落于枝桠之上。站在高处,不但将下方街道的来回人士看的非常清楚,就连远处各个小道上的人流车马也一览无余。蔡幕哲眼看侍从乘快马已经跑出城外,内心又沉着一分。忽地余光处,见一桃红身影,正摆布插针,削尖了脑袋,向内里挤去,引得旁人纷繁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