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李龟年(第二更)[第2页/共3页]
李龟年还沉浸在《长恨歌》中难以自拔,口中还在不断地叨念着“在天愿作比翼鸟”两句。
李龟年顿时一愣,做了新音乐,请他品鉴的人多了,请他品诗的,这还是头一个。
又来这套!又来这套!
“不错。”
却没有想到,这件事,竟然被徐镇川给撞个正着。
不拜不可啊,如果说梨园界都把玄宗当作老祖宗的话,李龟年这个梨园总教习的身份,就相称于孔子身边的颜回一样,绝对是先贤级别的人物。
刘长卿倒是说话了,“此言却不尽然,徐参军这首诗,写得是欣喜,故交相逢,不管甚么时候,都是好时节,只要见到了朋友,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喜出望外,都是好风景啊!这首诗用心将时节写错,更是凸显了诗民气中的欣喜,好,徐参军这首诗,写得好!颇具浪漫情怀!”
不过在徐镇川看了,这就是一个戏精的演出,谁能晕四天,还梦里奏曲?谁信!?
如此生受徐镇川一礼,不为过!
徐镇川更是长身而起,一脸冲动。
“宣城徐山。”
大爷,咱别如许行吗?听首歌能听晕畴昔?我唱得有那么刺耳吗?你这是碰瓷呢吧?咱说好了,你可不准死!这如果传出去,说唱了一首《梨花颂》给人唱死了,梅派后辈还不得全找我冒死来!?
公然是他!
这事被传言为李龟年思念玄宗的典范。
顾不得其他,紧走两步,在老者面前站定。
小子想请李公屈尊为徐家供奉,与小子一同将这出戏曲编写出来,还望李公应允。”
李融、刘长卿忍不住纷繁默念,唯有王子燕这货一声嗤笑。
“哼,落花时节乃是春末夏初,时节都弄错了,还美意义作诗?就算做得花团锦簇,又能如何?”
徐镇川听了李龟年承认了自家的身份,不由得满脸持重得躬身一礼。
徐镇川顿时一愣。
他在后代学习京剧,对京剧相干的汗青体味得很多,甚么野史别史,都烂熟于心。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还能如何?不过流落江湖罢了……”
李龟年这才明白,人家底子不是请他品鉴诗词的好坏,而是请他帮着回想一下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
也是在阿谁时候,他曾带领梨园后辈,吹奏玄宗亲身编写的《霓裳羽衣曲》,那才是全部大唐最为华丽的乐章。
在场世人无不大惊,从八品下的参军,向一名老乐工施礼!?
小子鄙人,曾在台州编写京剧《义责王魁》,也算是初窥门径,不过明皇与贵妃故事过分凄美动听,小子唯恐力有所不逮,本日得遇李公,乃是邀天之幸。
徐镇川躬身施礼。
“贱字龟年。”
徐镇川听了,倒是一脸懵逼,等会吧几位,这首诗是杜甫老爷子写给李龟年的,题目就叫《江南逢李龟年》,可不是我原创啊!还颇具浪漫情怀?说的是我么?莫非,杜老爷子还没碰到李龟年?得来岁的“落花时节”才有这首诗?
徐镇川一礼过后,还是难以平复冲动的表情,不由得朗声念叨:“岐王宅里平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恰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叨教,少爷,如何称呼?”
老者一开口,徐镇川就俄然想起来一个创说。
唐朝音乐大师!
却不想,李龟年还没有说话,那位王子燕却眼神一凝。
想到这里,徐镇川俄然心中一动,看着李龟年,问道:“不知李公下一步去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