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有功当赏![第1页/共2页]
这两份奏章,一前一后,一褒一贬,都是针对台州参军事徐山,真不晓得,会在朝堂之上,惹出甚么样的费事。
两人欢畅以后,史瘦子开口。
“何谓群龙无首?不是有台州参军事徐山么?就让他临时坐镇唐兴,直到秋粮征缴结束吧。”
就如许,史瘦子和李黑脸在表情大好之下,练手炮制了一份奏章,写得花团锦簇,对徐镇川大肆嘉奖。
一方主政,谁不肯意手握一笔从天而降的横财?
“也行,比及秋粮征缴结束,想必朝廷对他的封赏也就下来了,说不定坐地升官,直接敕授了他个县令也说不准……”
不过,谁又能想到,他一个新科进士,春秋不过弱冠罢了,在唐兴县戋戋十余天,就能拳打脚踢出这么一个局面?”
他手中的,恰是唐兴县最新发过来的陈述。
“此事有朝廷诸公帮手圣天子定夺,你我何必操心?”
不管这胡县令和袁晁谋反一案有没有干系,他这个县令也算是做到头了,起码在没有完整摆脱怀疑之前,不能再由着他尸位素餐。
刺史史瘦子,和录事参军李黑脸,端坐在刺史公房当中,两两无言。
李黑脸瞪了他一眼,却也是悄悄一笑,开口说道:
“有功当赏!
第三件事,将袁晁的产业在唐兴县拍卖,所得银钱超越万贯,再加上三天前拍卖白文产业所得,竟然足有一万八千余贯,不但能够全数冲抵唐兴一县在宝应元年的统统赋税,还能残剩八千贯。
以是,现在唐兴县,可谓群龙无首啊……”
说着,李黑脸接过唐兴县的陈述又看了一遍,最后不由得点头感慨。
“你我将他踢出台州,不过是想落个耳根清净罢了,现在看来,将徐山派往唐兴,倒是走了一步妙棋,真如果提及来,我这个录事参军,还是有识人不明之嫌啊……”
如果说这都不算功劳的话,另有甚么能够配得上“功劳”二字!?
陈述首要提及了三件事。
在这件事内里,最让两小我对劲的是,不但有明面上的八千贯上报给了刺史衙门,在暗处,还稀有不清的财帛――
史瘦子闻言,再也绷不住了,仰天大笑,镇静至极。
粮食换钱,钱换粮食,有啥可贵?
史瘦子笑够了,听了李黑脸的话,却摇了点头。
这是天然,历朝历代,对谋反一事都是最为正视,不管何人只要能够停歇一场谋反,朝廷绝对不吝封赏,无此不敷以酬功!
大唐宝应元年,七月十六,台州。
直到司户参军在酒宴之上感慨,这台州城,少了焦桂英,老是有点不对味道一样。
史瘦子哈哈一笑。
详细操纵起来,一点都不费事,仅仅徐镇川就在唐兴县上缴了一万零六百四十九贯。
那是在两人联手将徐镇川轰出台州的时候,也曾联名上报了一份奏章,弹劾台州参军事徐山不顾官体,与优伶为伍,亲身登台,为浅显百姓献唱,另有映照朝廷重臣之嫌,算一算时候,这份奏章,已然快到长安了吧。
史瘦子和李黑脸对视一眼,同时暗叫坏了。
唐兴县的最新陈述,就又到了。
不过俩人都是脸带笑意,想要说甚么,却有点不美意义开口。
这都不消朝廷过后安抚,这给朝廷省了多大的事?
史瘦子点了点头。
台州粮商王氏,是在徐镇川的告发下拿获的,他店铺内里的存粮,倒是刺史衙门查封的,如果这些缉获用来上缴朝廷的赋税,那么,台州治下各县上缴的赋税,岂不是便能够截留在台州刺史衙门?
最关头的是,好大一场谋反,竟然没有对唐兴县,对台州形成多大影响,死伤的,满是占有在露台山多年的山匪,全县百姓无一人死在这场谋反当中,独一一名受伤的,还是在城门处遁藏山匪扭伤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