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守选[第3页/共4页]
节度使就不干了,闹呢?你把我派出来办理这么大一片处所,还不给我配官员,就我老哥一个,我无能点啥?本身找人帮手,除了给钱,如何也得给他一个官职啊,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没有官职,那就是白身,谁管谁去!?
“朱班主快快请起。”
小宁儿一身奶声奶气的叫喊,顿时引得世人发笑,剧中杨文广乃是天波杨府独一的男丁,娃娃生应工,也就是由一名年事不大的演员出演,不过剧中还真有一折子戏是校场比武,杨文广勇夺前部正印前锋官,乃是实实在在的少年豪杰,天然吸引得同龄人目光。
“多谢老夫人看重!徐某感激不尽!
不管如何说,也算是从法理上处理了这个题目。
老太太浅笑点头。
“朱老班主过誉了,这出戏非是徐某一人之功,编曲方面,有我大唐名家李龟年,作词方面,有陆羽,要不是他二人大力互助,这出戏现在恐怕还不能与世人见面……”
究竟上,也恰是守选这类轨制,根基包管了大唐初级官员的活动性,总的来讲,对大唐朝廷的好处不小。
哪一阵不伤我杨家将,哪一阵不死我后辈兵。
傻了吧?
你还没招,要想不等这四五年的时候,行,给你个上升通道,考制科,甚么博学宏词,甚么书判拔萃,只要你能考上,立即安排!
行了,说回老太太和徐镇川。
对于大唐的初级官员来讲,也算有了一条相对明白的进阶通道。
朝廷不想给。
等你当了四年官,到了长安吏部,行了,接着守选吧,详细时候没准,按照你的出身、资格、功劳、考核等等各方面前提,再给你定出来一个时候,短的,三年四年,最长的,十二年。
比如兵部侍郎这类官职,总不能朝廷有一个,然后江淮有仨,西南有俩吧,那稳定套了?
就在徐镇川和老太太其乐融融的时候,俄然传来一个声音。
甚么时候超越六品了,行,这才算是进入了大唐中层官员的行列,也就是说进入了天子的视野,这类时候呢,守选这类事就差多了,普通一年两年的就给你安排了,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这边还没离任,那边调令就来了。
大唐也有能人,咱给他加润色语,一看就晓得是假的,嗯,说假的也不精确,就是给你个名义,却不让他有实际的权力,一见润色语就晓得他不是真的就行了。
徐镇川一听,心中大为打动,没想到老太太还是个热情肠,她的这类设法,对徐镇川来讲,绝对是功德。
不过,老太太这份至心实意,徐镇川可得接着。
“徐参军这一次进京,是到吏部选官么?”
老太太误觉得徐镇川乃是从台州参军事离任,回了长安述职以后就要守选,这才聘请他进入仆固怀恩的幕府,这对一名要离任的官员来讲,绝对是天上掉馅饼的没事!
但是那玩意考得上么?在大唐,制科不是每年都开,就算有,一科考中的人数,不是俩儿,就是仨儿,有的时候一个没有,这才是端庄八百地仨瓜俩枣乱来人呢。
“阿谁……老夫人,徐参军……小人能起来站会么?”
仆固老太太一听,顿时眼神一亮。
幸亏现场另有一名优良的捧哏演员,朱峰朱班主。
八年今厥后长安,选官,上任,当官,离任,守选,只要你的品级还在六品以下,就是这个循环的过程。
“没想到徐参军小小年纪,竟然能够编演出这么好的一出戏,好!
徐镇川大喜拜谢。
第一种守选,是针对方才获得官身的人,也就是方才通过科举测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