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50个创意故事》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7章 小处着手,精于细微 (2)[第3页/共4页]

因而,他开端行动,印刷一些鼓吹单。因这里的住户他大部分熟谙,有很多还很熟,他的代价又比内里便宜,还能够送货上门,住户没来由不买他的卡。不久,他已经把他的200卡停业拓展到他住的整条街道,每天都会发些传单到那些处所,那边有很多近似的装有200卡的房屋。

当时很多人对他的这一行动暗自发笑。因为在纽约州渣滓措置有严格的规定,弄不好会遭到环保构造的告状。

“我要的不是一座浅显的教堂,我要在人间制作一座伊甸园。”

创意点评:

1968年春,罗伯?舒乐博士发愤在加州用玻璃制作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向闻名的设想师菲力普?强生表达了本身的构思:

1946年,父子俩在休斯敦做铜器买卖。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代价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对,全部得克萨斯州都晓得每磅铜的代价是35美分,但你应当说35美圆。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看看。”

林肯用柴炭练书法,他的体例很简朴但也很合用,这再次印证了一个事理:小细节中有大文章可做,很多事情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很多创意也是一步一步地实现的,做好小事,从小创意开端才气收成瑰丽的胡想。

想到一个关头的“鬼点子”,就是翻开一扇通往财产的窗户;掌控一个储藏在商机中的细节,就博得了向宿世长的本钱。在缔造性思虑的快车道上,细节老是备受创新者谛视。炼就一双慧眼,不放过任何“猎物”,你就能在风起云涌的合作中留下搏击的陈迹。

好的创意就像蒙娜丽莎的浅笑那样令人沉浸,但它并不奥秘,揭初创意的面纱,背后常常是一些简朴而合用的体例,最首要的是要做个糊口中的故意人。只要用心,渣滓也能变成黄金,好的创意不在天涯,不在天涯,就在你身边,在你的点滴糊口中。

哈同是旧中国闻名于上海滩的“大班”,节制着大上海一半以上的房地产,财产难以计数。但是,这个闻名一时、富甲一方的犹太财主,刚到中国时却一文不名。

又有一天,他去逛四周的超市,发明那边正在停止限时特卖活动,哈密瓜每斤1元,早熟梨每斤099元。他重视到菜市场的哈密瓜现在零售卖25~3元/斤,早熟梨卖2~25元/斤,他也看到他们小区的路口常常有人弄个板车在卖生果,就想,如果他能够把超市里的特价生果买归去在楼下路口遵循2元和18元的零售价去卖(时价25元和22元),在代价上顿时能够打败其他的敌手,并且还没有压货的风险,何况他还不消付运费。周边的三家大超市,几近每天都会有特卖活动。小伙子汇集好超市的这些促销讯息,到时去大量买进便能够了(超市固然限量每人不成超越5斤,但究竟上你多买些也没事)。就如许,他每天起码有10元到20元钱进账,并成为那条巷子里统统小贩的生果供应商。

这一看门体例的窜改,不但使哈同一天能多支出二三十元的外快,并且还给停业部管事留下一个聪明无能的好印象。因为,之前这位管事的办公室里,从早到晚老是挤满了客户,他们抢先恐后地谈买卖,吵得管事头晕目炫。俄然从某一天起,客商们次序井然地有进有出,并且几近统统大买卖都排在前头。管事开初颇感迷惑,特地抽暇去门口窥伺了一番,才知“本来如此”,不觉对哈同另眼相看:“这个犹太青年聪明无能,让他做看门人,岂不是大材小用!”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