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慧眼识珠,捕捉灵感 (2)[第2页/共3页]
1921年,哈默在莫斯科官方报纸上看到苏联即将停止一次天下范围内的扫盲活动。看过这则消息后,他并没有往心上去。但是,当他筹办返国的时候,却不测埠发明苏联商店中的铅笔很少,并且代价很贵。
1904年,在圣路易博览会上,一个男人租了个摊位卖热鸡蛋饼,他一向用纸盘子盛鸡蛋饼。一天,他的纸盘子用完了,因为怕影响本身的买卖,没人肯把纸盘子卖给他,他只好把鸡蛋饼直接卖给主顾,成果,鸡蛋饼里的三种配料都流到主顾的袖子上了。无法之下,他只好改卖冰激淋,以扣头的代价从邻近摊位购进冰激淋,然后转卖出去。但是,他的脑筋却在思虑着如何措置那些剩下来的鸡蛋饼质料。俄然,一个动机闪现过他的脑海。第二天,他做了1 00张鸡蛋饼,并用一块铁片把它们压扁,然后把这些饼片卷成圆锥状,内里填上冰激淋,那天中午之前,他把这1 000张装有冰激淋的鸡蛋饼卖完了。
完成的人造青蛙眼睛,重量约200公斤。但美国空军却以20万美圆的代价采办了它。因为它成为了比雷达更能精确地捕获以16 000千米时速飞来的导弹之探测装配的根本。
美国闻名企业家哈默曾经卖掉本身苦心运营多年的药厂,这在当时令同业感到很不成思议。
小麦铅笔出财主
哈默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法:在苏联办一个铅笔出产厂。他很快获得了苏联本地当局的同意。他在苏联的行动令朋友们大惑不解,并为他担忧:不幸的哈默,莫非是被“伏特加”灌昏了头,他如何会想到只需2美分一支的铅笔?
究竟上,公开信息中也储藏着创意的线索,但在实际中,人们常常会忽视那些公开信息,以为如此较着的机遇底子就不是机遇,就像某些人炒股,总喜好密查内部动静,却对公司公开辟布的中报、年报不当真研读一样,成果常常获得一些似是而非的、无效的信息,据此而行,成果可想而知。
威尔逊颇懂运营之道,他为了招揽更多的主顾,在“假日旅店”里增设了很多设施和文娱场合。为了节流搭客的用度开支,他在父母们的房间里免费设置了婴儿床,深得父母们的欢迎。在“假日旅店”内,设置了蒸汽浴、泅水池、高尔夫球场、保龄球馆等设施和活动场合。这些办事项目所需开支都打入总免费中去,当主顾一住进“假日旅店”中,便能够自在操纵这些器具、场合,乃至连看病的诊所也免费。如许就博得了很多搭客,这就是威尔逊运营的绝招。主顾普通都有如许一种心机,即便挣大钱花大钱,也都喜好占小便宜。如果样样办事都跟他们算小账,不但很费事,也使搭客每次都感觉被敲了竹杠,天然非常恶感。“我们把这些能够供应的办事费预先打进总用度中,搭客利用时,不再免费,他们会感觉占了点便宜,有一种被虐待的满足感。”这是威尔逊的高超之处。
恰是这类庇护并用心运营本身动机的精力,使他迈出了胜利的第一步。动机偶然候就是好的创意,有了动机并勇于驱逐失利的人,终究超出了失利,而把动机束之高阁不想失利的人,最后却走向了失利,一事无成。
过了不久,有一天朝晨醒来,他躺在床上,眼睛望着天花板,脑筋里俄然想到:能够设法把手浸在一种像浆糊一样的液体里,干了今后就让手上沾的液体成为手套。不需求它时,手浸在别的一种液体里,泡一下就让它褪掉。这不比戴橡皮手套更便利很多吗?他将本身的这一假想向公司汇报后,公司建立了一个研讨小组,廖基程也从出产车间调到了这个组里。颠末几次研讨、试制,终究发明了“液体手套”。利用这类手套,只需将手浸入一种化学药液中,就能在手上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像真戴上了手套一样,并且它比戴任何一种手套都更柔嫩、更温馨、更富有弹性。不需求它时,把手放进水里泡一下,就能完整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