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马屁精[第1页/共3页]
连他许子将也不能把名利看得如此淡,说不出如此豪言壮语。
许劭就是脸皮再厚,也不敢以此诗自居,毕竟他还没有而立之年!
“不敢,小子随便创作,还望许伯父指教。”
老者又是一番感喟,回身往府内走去,留下黄忠一人跪在门外。
“璋儿,这但是你本身所想?有人教你吗?”
“你这孺子,怎敢在此胡言乱语?你会做甚么诗!”
特别是刘焉,急得满头大汗,瞪眼刘璋。
“璋儿,本日又是大喜之日!”
刘焉看向怀中的小儿子,微微一愣,问道:
“恭喜刘刺史高升了!”
“环球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
“父亲,孩儿有一事相求,不知父亲可否承诺?”
黄忠不再踌躇,回身而走。
“不错,恰是小子所创。请许伯父指导。”
“许伯父是不必谦善!”
黄忠好恨,恨黄氏如此无情无义。
南阳郡,郡守府
“归去吧,你就是跪死在这也没甚么用处!”
老者看着黄忠声泪俱下的哀告,点头感喟。
这真是三岁的孩童说出的话吗?
“请讲。”
黄府外,跪着一个男人。
“父亲,如许吧,我本身前去。成与不成,全看天意!”
“你且猜猜,为父为何大喜!”
刘焉把目光移向中间的三个儿子,大感绝望。
“好吧,我调府内侍卫予你。万不成出城冒险!”
很久,回过神的许劭拱手向刘璋一礼。
“为父调任冀州刺史!不日便举家前去。”
刘璋用力的点着脑袋,奶声奶气的夸奖。
全部南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然,黄氏后辈浩繁,根枝错综庞大,旁系族人也越来越多。此中也不乏平淡者,贫苦者。
刘焉看着马屁精的儿子目瞪口呆,许劭有才学也就罢了,品德高贵从何提及?
刘焉一听吓了一激灵,赶紧摆手回绝。
刘焉安排好寺人,径直走向刘璋的屋。
刘璋深吸一口气,晓得立名的机遇来了。心中冷静的向诸葛亮说了句对不起。
莫说三岁,就是三十岁又能如何?
如果刘璋口无遮拦获咎了许劭,那刘焉可不利了。
现在刘焉又升任冀州刺史,刘璋又被许劭评鉴为神童,治世之能臣!若无不测,鲁恭王一脉必将再次答复。
“管家,您再跟家主说说,只要能救我的孩子,黄忠当牛做马也在所不吝!”
自从刘邦立汉,至今已将近四百年,刘氏子孙无数。汉武帝的推恩令让大多汉室宗亲式微。比如刘备,现在竟以织席贩履为生。
看着喜笑容开的父亲,刘璋有些迷惑,甚么事让他如此欢畅?
“听我一句,归去吧,再想想别的体例!”
“儿子胡乱猜想,莫非猜错了?”
“咳咳。”
“鄙人才疏学浅,当不得公子如此夸奖!”
刘焉恭敬的跪在寺人面前,双手佩服于地。
刘璋眸子一转,大脑飞速运作起来。
“我儿真不愧神童之名!”
“月旦评闻名遐迩,孩儿自是晓得。”
他记得刘焉历任南阳太守,冀州刺史,后调任宗正,最后接任益州牧。莫非?
“汉室宗亲刘焉,管理南阳有功。今朕升你为冀州刺史,本日上任。”
刘璋当然不敢如此说,只是淡定的说道:
“臣刘焉,领旨谢恩。”
实在太优良了!
“不太小子作诗两句,感觉非常合适许伯父!”
“但说无妨!”
“你既然晓得我,可否评鉴我一番?”
看着镇静的刘焉,许劭更加肯定刘璋方才所说是刘焉授意,心中不免起了轻视之意。
刘璋看着许劭惊呆的神采,又拍了一句马屁。
天下那个不知的许劭的嘴有多毒?
许劭制止了发飙的刘焉,似笑非笑的看着刘璋,等候他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