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历任州牧刺史郡守(太守)名单表、出生[第1页/共3页]
魏郡治邺县(今河北临漳邺镇,人丁69万)。
(一)汉灵帝刘宏 中闰年间(公元184年—公元188年)
7、韩馥(189.12-191),原为尚书,被董卓立为冀州牧,后让渡于袁绍,他杀。
16、裴徽(约244年以后),裴潜弟,详细不详。
2、公孙度(约175-约180),免官。
(一)汉灵帝刘宏 中闰年间(公元184年—公元188年)
领13县:信都、扶柳、堂阳、南宫、陉县、武邑、观津、下博、武遂、饶阳、安平、南深泽、阜城。
1.孙瑾
1、魏郡
领12县:元氏、栾城、平棘、高邑、屋子、上艾、真定、九门、蒲吾、井陉、灵寿、南行唐。
7.清河国
4.中山国
1.杨璇(字机平)
(四)汉献帝刘协 建安年间(公元195年—220年)
领5县:邯郸、易阳、襄国、中丘、柏人。
1、刘焉(约170-约175),迁南阳太守。
4、中山国
安平国治信都(今河北冀县,人丁65万)。
1.袁绍(字本初)
1.粟攀
(一)汉灵帝刘宏 光和年间(公元178年—公元184年)
3、常山国
领8县:南皮、东光、重合、高城、阳信、修县、浮阳、章武。
(三)汉献帝刘协 兴闰年间(公元194年—195年)
领7县:甘陵、贝丘、灵县、郁(去有加俞)县、绎幕、广川、东武城。
17、山涛(约266-约270),晋置,迁侍中。
2、巨鹿
(一)汉灵帝刘宏 光和年间(公元178年—公元184年)
1.李邵
6、贾琮(187-189.4),原为交趾刺史,接任王芬,转度辽将军。
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北,67万)。
5、安平国
====冀州名将名流出世地====
(二)汉献帝刘协 永汉、初闰年间(公元189年—193年)
(二)汉献帝刘协 建安年间(公元195年—220年)
1.向诩(字甫兴)2.刘卫(字元宰)
领13县:卢奴、安熹、汉昌、蠡吾、安国、毋极、新市、上曲阳、望都、唐县、蒲阴、北平、广昌。
领15县:邺县、内黄、黎阳、繁阳、阴安、魏县、元城、馆陶、清渊、平思、斥丘、曲梁、梁期、武安、涉国。
1.袁春卿2.高蕃3.王修(字叔治)4.陈矫(字季弼)5.薛悌6.凉茂(伯方)7.国渊(字子尼)8.徐弈(字季才)9.王朗(字景兴)10.徐宣(字宝坚)11.贾逵(字梁道)
3.常山国
6.河间国
甄皇后
(一)汉灵帝刘宏 光和年间(公元178年—公元184年)
(一)汉灵帝刘宏 光和年间(公元178年—公元184年)
8.赵国
1.陈延
1.王基
邢颙、张郃
沮授、田丰、张至存
1.董昭(字公仁)
9、渤海
审配
1.董昭(字公仁)
1.郭典(字君叶)
1.桓阶(字伯绪)2.张承(字公先)
*张翼(259-263),蜀置,遥领冀州牧。蜀左车骑将军,降魏,病卒于道。
*步骘(229-246),吴置,遥领冀州牧,都督西陵,后升任丞相。
冀州刺史部,简称冀州。位于中国东北部,西汉时治邯郸(今河北邯郸),为战国赵国都城。东汉时改治高邑(今河北高邑东南),后又移治邺县(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范围首要包含今河北省大部,是以今银河北省简称就是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