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凯旋之后[第1页/共4页]
萧畏一走进大殿,入眼便见弘玄帝正端坐在龙椅上,满脸子似笑非笑状地看着本身,忙不迭地抢上前去,跪倒在地,大礼参拜了起来。
固然,提及萧畏的“劣迹”,满京师的百姓们都能扯出一大堆来,固然此中大半是以讹传讹,可众口铄金之下,萧畏的名声实在是好不到哪去,比之过街老鼠的职位怕也就只是高上那么一点罢了,实在不如何讨人喜好,可正因为此,当萧畏率微小之师屡胜威武之敌的动静传开以后,一桩“荡子转头金不换”的美事也就此成了京师百姓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之最爱,不知不觉间,萧畏的身份已经过“过街老鼠”上升到了“民族豪杰”的高度上,现在,这么位“大豪杰”就要返来了,京师百姓们积累了数月的热忱也就此发作了出来,用不着官府去构造,满京师里能脱得开身的公众全都自发地涌出了西门,虽没有“万人空巷”那么夸大,可也差不了多少,统统人等都在翘首期盼着“豪杰”的呈现,也好奉上本身最竭诚的喝采。
“臣,萧畏,叩见陛下。”
萧畏赶到了承天门外,方才一递上了牌子,未几时便见司礼寺人高大成领着几名小寺人从宫中赶了来,宣读了弘玄帝的口谕。
“哦?哈哈哈……”弘玄帝被萧畏那副诚惶诚恐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了起来,这一笑之下,仿佛没个完了,满大殿都是弘玄帝那利落的笑声在反响个不断,就那等肺活量,哪有半点感了风寒的“病态”。
“哼。”太子萧如海对百姓的反应极其不满,情不自禁地冷哼了一声,口中低声地叨咕着,虽说人能听得清他在说些甚子,可明显不会是啥歌颂之辞。
“哧。”四皇子萧如义嘲笑了一声,脸上尽是不屑之意,只是不清楚他这股不屑之意究竟是冲着谁去的。
“臣,萧畏,领旨谢恩!”萧畏尽骄傲心的疑虑,可该有的礼节倒是不敢少,叩首谢了恩以后,将腰间吊挂的宝剑解下,顺手交到宁南的手中,整了整身上的战袍,这才由高大成伴跟着行进了宫门。[
“呵呵。”六皇子萧如浩也笑了,只是笑声含混得很,听不出这究竟是在嘲笑诸位兄长的行动,还是自嘲一番,总之,一样是意味难懂至极。
“小畏也有不敢的时候?哈,朕倒是奇特得紧了些。”弘玄帝爆笑了一番以后,突空中『色』一板,冷冰冰地说道。
弘玄帝饶有兴趣地打量了萧畏一番以后,这才虚虚一抬手,不紧不慢地开了金口,腔调甚是平平,听不出内里的情感究竟如何。
啥?燕王?还开府建衙?不会罢?萧畏一听如此犒赏,顿时便有些子傻了眼,内心头百味交杂之下,愣愣地跪在地上,竟忘了要谢恩……
多少年了,中都百姓还真没这么扬眉吐气过,要晓得百余年来,八藩不时起边患,十数年前乃至联军六十万杀到了中都城下,这等热诚令中都百姓每一谈起,便为之义愤填膺,现在,这等热诚总算是洗刷一空,由不得京师百姓不为之表情奋发的――数月来,各地捷报频传,先是临淄大捷,接着又是王师连下九江等要隘,而后攻破姑苏,占有江南百余年的镇水兵就此完整毁灭,旋即,王师转道川中,剑南、大理亦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如此多的捷报一道道地涌了来,令京师百姓目不暇接之余,精力更是奋发到了顶点,哪怕战事现在已稍平,可百姓们的热议却向来没有消停下去,成心机的是――百姓们热议的核心竟不是威名赫赫的项王爷,而是有着“京师第一大寇”之名头的萧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