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第4页/共4页]
冯贞听着却如有所思。不晓得如何,她总感觉刘敏淑的话里有话。仿佛有些不平常。仿佛她曾经所听到很多次的两个字――重生。
本相如何,也只要被萧山念叨了很多次的萧家先人晓得了。
如许的一对伉俪,就是留着,也翻不起甚么风波来了。如许一来,张定南那边今后也不消担下甚么薄待兄弟的名声了。毕竟作为帝王,这些都是要记入史乘的。
听到刘敏君这些话,冯贞内心天然震惊不已。但是她内心也清楚,甚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经历了这些风风雨雨,她更看重一家人的安然,对于这些权势反而不是那么看重了。
触及到了朝堂上的事情了,这个话题天然不好再持续提下去,刘敏君带着冯贞一起去太后的永寿宫里谈天,一向到宫门将近关上的时候,才有人来接冯贞出宫。
建元元年,定国公萧山,于金銮殿上请辞兵权,皇上再三推让不受,定国公执意请辞,最后皇上受了兵权,却犒赏免死金牌。
因而萧山和冯贞到了宿州的时候,并没有收到阻力,两人先去迎了张夫人出佛堂主持大局。张夫人却不肯意插手宿州的事情,令萧山按着张定南叮咛的行事便可。
且现在张定南内心固然不舒畅,等他醒过神来的时候,只怕还要感激他们这么做呢。
如许的封赏,可谓是在满朝文武一枝独秀。不过萧山军功明显,有如许的封赏也是让人没有贰言。至于萧夫人,那也是人家得了太后和皇后的眼,太后要认这个义女,谁还能不让?
本来事情透露以后,宿州群臣在议事殿逼问张承宗,成果张承宗气血攻心,竟然晕倒畴昔。等太医看了以后,才晓得,本来这是身子亏空形成的。并且还是服用了虎狼之药的结果。
此举令那些还筹办遵守张济世定下的大宁国号的老臣们也不敢提出涓滴的贰言。毕竟皇上正视百姓,乃是天下幸事,深得民气。谁这个时候提出此举不当,岂不是要受百姓唾骂。
这一起上,路程非常顺利。渡江以后到了郴州,周通老将军也早就带领驻军驱逐萧山伉俪,又留下将领持续驻守郴州,本身跟着萧山一起回宿州去。
便是两个孩子,也没有半点舍不得的,整天和张睿一起,玩的不亦乐乎,倒是将本身的亲爹亲娘给忘了个干清干净的。
“贞儿,幸亏有你提示我,我才气做出如许的定夺。本日去了御书房,我还想着如何压服皇上,岂料皇上让人直接搬出了酒坛子来,说要与我酣醉一场。我们两谁也没有提起兵权的事情,一向到最后他喝的醉醺醺的时候,才说,他想了好久,如许或许才是最好的。我想,皇上的内心实在早就有了这个动机,只是顾及着之前大师跟随他的情分,以是便没有提出来。现在我提出来了,倒是给他解了个大困难。贞儿,这都是多亏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