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大总督[第1页/共2页]
“夫商为中国四民之殿,而西人则恃商为创国、造家、开物、成务之命脉,迭著奇异之效者,何也?盖有商则士可行其所学而学益精,农可通其所植而植益盛,工可售其所作而作益勤,是握四民之纲者,商也。此其理为畴前四海以内所未知,六经以内一所未讲;而外洋创此范围,实有可操之券,不能执中国‘崇本抑末’之旧说以难之。”
不知如何,李绍泉感受面前年青人的说话声音非常的熟谙……
“中国用人以富者为嫌,西俗用人以富者为贤,其道有相反者。夫登把持以摆布望而罔亨通者,谓之‘贱丈夫’,中国数千年来,无愚智皆知贱之,……贬之曰‘铜臭’斥之曰‘守财奴’,中国之风俗然也。西欧各国最重议绅,议绅之被推举者,必在殷富之家。……至其选为各部大臣及宰相者,非殷实之世爵,即丰富之名流,其意觉得彼皆不忧衣食,专顾面子,未有不竭诚谋国者。”
那一天,他看到林义哲棺木时,第一次不顾统统的想要上前去抬棺,成果被僚属死命拦下,而由四位亲信部下上前抬棺。
“是的,老爷。”门房恭声答道,“小人看过了,他手里确是持有何大人的手札。”
“不幸忠义之人,天不与人寿!”
当林义哲的棺木被运上“和硕公主”号时,那一刻,对他来讲,所谓撕心裂肺之痛,不过如此。
李绍泉回味着林义哲写下的那些振聋发聩的笔墨,心中尽是怜惜之意。
“誓破朝中保守之臣力保”这一句,表白朝中有极强的保守权势,想要借着保黄树兰的机遇停滞创办洋务,“誓破”和“一雪前恨”则表白张霈伦已然决计参倒黄树兰,替林义哲报仇雪耻。
“鲲宇,你这一去,何人能替代你,何人能替代你啊!”
李绍泉放下了手中的书稿信札,起家来到了书房旁的一处隔间当中。
那些出自林义哲之手的文章,这些天一向是他案头的必看之文。
这里布设了一处小小的灵堂,灵堂中的供桌之上,鲜明是林义哲的牌位。
“此五项,皆以圣教‘民本’为宗,是以凡兹西学,实本东来。取其长而补我之短,有何不成?……”
年青人一见到李绍泉前来,立即放下了茶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快步来到了李绍泉面前,举手鞠躬施礼,并递上了名帖。
额大面方、额角矗立、长眉下是一双黑灼灼的眸子,眼角微微上翘,鼻头圆润,耳大贴脑,口形方阔,两唇高低齐平――一言以蔽之,这绝对是一张让人过目不忘的面孔,和他之前在本来时空看到的汗青老照片有着很多类似之处。
李绍泉取过书桌上林义哲的文章看着,回想起和林义哲相识相知的一幕一幕,禁不住堕泪慨气。
“五曰阜民财:其藏富于民者三要,1、尽地力,谓讲水利、莳植、气、化之学;2、尽人力,各擅专门,通工易事,济以机器,时省工倍;3、尽财力,有公司及钱庄,而锱铢之积,均得入股生息,汇成大工大贾,有钞票及金银钱以便转运,则一可抵十矣。……”
“你去让他稍等,我顿时畴昔。”李绍泉想了想,说道。
这些都是林义哲进献给中枢的“西国圣道考附论”的内容。
“三曰牖民衷:年甫孩提,教以认字;稍长,教以文义;量其材质,分习算、绘、气、化各学,或埋头艺,毕生无一废学者;何也?有新报之传播,社会之宣讲也。……”
“一曰通民气:用乡举里选以设高低议院,遇事昌言无忌;凡不便于民者,必设法以更张之;实查户版存亡婚嫁,靡弗详记,无一夫不得其所,则高低之情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