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连珠枪之疑[第3页/共5页]
铁盒的一个孔洞中俄然射出一根钢针,直刺在了巴尔赤的肩膀上。
林逸青伸脱手,从侍从腰间抽出刀来。一刀将巴尔赤身上的绑绳砍断,绑绳松开了,但巴尔赤却并没有扑向药箱,去取解药。
“那我会包管,你会死得非常痛苦。”林逸青的声音仍然很平$,静,但四周的人们听来,却感到阵阵的阴寒。
“你为甚么要杀他?”巴尔赤恶狠狠的问道。
几名侍从应了一声,快步跑向了林中。
戴梓制造的连珠火铳是否具有“主动兵器”的特性能够说是题目的关头。有关戴铳的文献记录,最早当属《阅微草堂条记》,此中卷十九《滦阳续录(一)》记纪昀与戴梓的先人戴遂堂扳谈时。遂堂“言其先德本浙江人。心机巧密,好与西洋人争胜。在钦天监,与南怀仁忤,遂徙铁岭。故先生为铁岭人。言少时见先人造一鸟镜,形若琵琶,凡火药铅丸皆贮于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雌雄。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矣。计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始需重贮。拟献于虎帐,夜梦一人诃责日:‘上帝好生,汝如献此器使流布人间,汝子孙无噍类矣。’乃惧而不献。说此事时,顾其侄秉瑛日:‘今尚在汝家乎?可取来一观。’其侄曰:‘在户部学习时,五弟之子窃以质钱,已莫可究话矣,其为实已亡失,或珍惜不出,盖不成知。然此器亦奇矣。”文中称戴铳为“鸟铳”。《清史稿》中有《戴梓传》,记其事时开端称其为“连珠火铳”,该书除照录《阅微草堂条记》中有关此铳形制的记录外,还得出“法与西洋构造枪合”的结论。
“你……”巴尔赤死死的盯着林逸青。仿佛在看一个妖怪。
“我说的话。向来算数。”林逸青的声音转趋冷峻,“你没有挑选的余地。”
林中俄然射出一枪,只听“嗖”的一声。巴尔赤的头刹时爆裂开来,他的身子猛地向前扑倒。不动了。
“你的枪,拿给我看看。”林逸青对阿布凯说道。
林逸青猎奇的看着他装药的行动和这支奇特的火枪,脑中俄然一闪。
刚才阿布凯的射击已经让林逸青看清了这支枪的利用体例,在射击前,先翻开枪托尾部的圆盖,顺次装填28发圆铅弹,再翻开辟射药仓盖和引火药仓盖,装满发射药和引火药。将机轮上的小圆槽对准出弹孔和出药孔,将枪口略向下倾,使弹丸滚入弹槽,发射药和引火药别离填满药槽。左手向前扳动扳手,使机轮转动半周,弹丸先进入枪膛,再向前转,将发射药槽对准枪膛底孔,这时引火药槽亦向上待燃。扳起机头,与之相连的一铁钩即将其火线的火镰勾起,呈待发状。对准目标,扣动扳机,燧石击火,引燃火药,将弹丸出。再将扳手持续向后转动半周,使机轮规复到装弹药的位置,如此几次,将28发弹丸顺次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