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八章 雷行天下[第1页/共4页]

ps:求保藏!求保举!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由这两艘小型鱼雷艇开端,北洋海防采办鱼雷艇的步子一迈而不成收。为了应对大肆东来能够打击乾海内河的俄国水兵,李绍泉接连要求设备小型鱼雷艇,又向德国订购了4艘鱼雷艇,别离定名为“日”、“月”、“盈”、“昃”,4艇为同级,均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制作,艇体钢制,排水量15.7吨,艇长19.74米,宽2.59米,吃水1.07米,采取1座汽车式锅炉、1座蒸汽机,单轴推动,功率200匹马力,航速15节,首要兵器为2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艇上共装备2枚黑头鱼雷。这型小吨位的鱼雷艇采取的是成熟的全封闭设想款式,全部表面洗练整齐,有着当时西方水兵鱼雷艇的典范特性,艇上统统的职员都在内部活动,船面之上看不到职员。雷艇的首部是前低后高的龟甲状船面,利于破浪,在龟甲状船面的末端中心连接着一个堡垒状的司令塔,鱼雷艇的把持驾驶、鱼雷发射都在这个有装甲庇护的部位里完成,而在装甲司令塔两侧,龟甲状船面末端摆布各有一个蚌形开口,用来将鱼雷运往安插在艇首摆布的两具鱼雷发射管内。司令塔以后的舱面是中间高两边坡的穹顶型,便于排水,船面上除了烟囱和机舱棚外根基没有多余的设施。值得重视的是,当时鱼雷艇的烟囱普通都不安插在艇的中线上,因为艇面船面本就不宽,如果在中心设置一个烟囱,必定会毛病到鱼雷的搬运和装填,因此和统统的德系鱼雷艇一样。将烟囱设想得偏离船的中线,安插在靠近鱼雷艇右舷的位置上。

对于这么一名在京里名声非常不佳的贝勒爷来主持船政,虽说是为了扩大船政的影响和为船政今后生长考虑,但何儒章一向担忧船政在不懂行的人主持下,会走上岔路乃至式微,但现在的环境来看,统统还都在林逸青的把握当中。

这两艘鱼雷艇的制作体例是,先搭建木模,再装配钢制肋骨和船皮板,然后将木模撤去。制作所利用的质料均为克虏伯公司制造的优良钢,每块钢材都必须接管乾国监造职员的详细查抄,还要颠末镀锌工艺措置。9079年夏天,伏尔铿船厂用轮船将两艘小鱼雷艇从司丹丁拖至瑞纳门海面航试,并测试鱼雷和各种兵器,成果令人对劲。遂将2艘小艇逐件拆解后运到乾国,厥后在工程师英国人葛兰德、安的森的指导下,由乾国工程技术职员在天津大沽船厂组装胜利,别离定名为“玄”、“黄”。这两艘乾国最早的鱼雷艇,因为吨位较小,首要用于天津白河水域的戍守,并不能出远洋作战。

就在北洋大张旗鼓采办新潮兵器鱼雷艇的同时,乾国宦海上另有一名一样痴迷这类水中兵器的封疆大吏,当时的两广总督张树声和北洋大臣李绍泉一样,也是个标准的鱼雷迷。9080年,趁北洋在德国定造鱼雷之际,继北洋的“天、“地”以后,两广也向德国伏尔铿厂定造了3艘鱼雷艇,别离取名为“雷龙”、“雷虎”、“雷豹”。3艇为同级,全封闭款式,排水量为58吨,艇长33.53米,宽3.96米,吃水1.68米,采取1座复合式蒸汽机,2台锅炉。单轴推动,功率900匹马力。航速18.5节,煤舱容量10吨,艇首摆布各有一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共装备3枚黑头鱼雷(此中1发为备用雷),别的设备2门37毫米哈乞开斯五管速射炮,全艇体例20人。因为小型鱼雷艇不成能自行远航返国。这批鱼雷艇厥后被拆散后用船运返国,在广州交卸后由广东黄埔船厂停止组装。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