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崛起1892》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平壤战役[第3页/共3页]

海军书院水兵军官们都站了起来:“奋勇杀敌,扬我中原之威!请校长放心!”

说完丁汝昌和林永升两人对望了一下,眼中同时升起了镇静的光芒。

平壤原是朝鲜旧都,是朝鲜北部水陆交通关键和计谋重镇,位于大同江西岸,山环水抱,情势险要,城墙高大坚毅。

日本得知清军竟然逃脱了,顿时欣喜若狂,不但等闲占有平壤城,还在清兵的退路上设下埋伏。当天雨夜,撤退的清军中伏,阵脚大乱,人马自相踩踏,灭亡近2000人,被俘800余人。撤退途中清军丢弃火炮40门,新式步枪万余支、弹药、粮饷和别的物质无数,尽数为日军所得,平壤之战以清军大败告终。

但是叶志超全然不顾清军其他将领的建议,左贵重等人攻打日军的行动不竭遭到叶志超的禁止。9月13日,一万六千多人的日军,遵循原定打算顺利完成了对平壤的包抄。

日军中、右两队武田秀山中佐和西岛助义中佐冒死督战,好不轻易攻陷了摆布两翼的堡垒。但随即遭到清军的步炮协同夹攻,再遭重创。

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大部分都能够算的上是淮军最精锐的军队,统共划为四个防区:城北防区由左贵重所部奉军和丰升阿所部盛军等驻守;城西防区由牙山军驻守;城南防区由卫汝贵所部盛军和毅军之一部驻守;城东南大同江东岸防区由马玉昆所部毅军驻军;叶志超坐镇城内,居中调剂。

海军书院的陆军和水兵军官们相互看看,没有人说话,等着林大鑫持续说下去。

战役在三个疆场同时展开:其一为大同江南岸疆场。14日凌晨3点,日军陆军第九混成旅团在大岛义昌少将的批示下,起首向大同江南岸清军建议打击。

提督府的卫兵仿佛早就晓得林大鑫要过来,请林大鑫直接进入了提督府。

李鸿章给北洋海军发电,让北洋海军护送4000淮军精锐到朝鲜北部登岸,然后让这4000淮军精锐在朝鲜北部收拢败兵,在朝鲜北部建立新的一道防地,阻击日军。

林大鑫又叮咛海军书院的陆军,持续练习,随时做好出征的筹办。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