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旧书大亨》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什么样的书价值连城[第1页/共2页]

“当然是真的,怪不得第一眼瞥见你就感觉很亲热,本来我们都是旧书迷。”昌叔笑道,“看你这些书的种类,大抵是从神州书店,梅馨书舍,以及合用书局淘来的吧,那几家旧书店我也爱去。”

林逸当然明白他的意义,带女朋友去如许的场合,能够很显摆,但是……本身没女朋友,带个鬼呀!(未完待续。)

现在,鲁迅先生的这些著作常常是历次拍卖会上的刺眼明珠,并且,常常还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超卓表示。如,1998年嘉德拍卖会上呈现了一部《北平笺谱》,以11万多元(115500元)群众币敲定,并且不见得是初版编号本;2005年有人以38万多元(385000元)群众币在拍卖会上购得此书(每年的贬值幅度约莫是39%)。比来几年此书的拍卖价,林逸没有找到,但从每年的贬值幅度,便可预算出来。真可谓:“黄金有价书无价”。

昌叔见此,就又道:“你别藐视这张请柬哦,现在很多人想要插手这场拍卖会还弄不到……你这张能够带一名女伴去的,都是大场面,可贵一见。”说完还含混地朝林逸笑了笑。

林逸不美意义回绝了,何况刚才本身还信誓旦旦地打包票,因而就只好收下请柬。

究竟上,这就是一种说话扳谈的技能,甚么叫“共同说话”,只要有了“共同说话”,不管你们之前认不熟谙,都能够通过这立马成为“朋友”。

昌叔就笑呵呵地从怀中摸出一张金丝边的聘请函来,对林逸说道:“明天你那幅诗稿就要开拍了,海总聘请你去拍卖会现场感受一下……”

听完林逸的论述,昌叔不由点头称是,如果说一开端他只是借着这类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来和林逸拉近间隔,那么现在,两人已经差未几有“知己”的味道了。

昌叔还是穿戴传统的唐衫,见林逸发楞,就笑道:“如何,也不号召我出来坐坐?”

倒不是林逸不想去见地一下,而是因为他清楚地晓得,明天那场拍卖会实际上就是新世纪公司自导自演的一场“戏”,诗稿会拜托来托价,这类弄虚作假,有啥都雅的?

“这是个好风俗呀。”昌叔随便翻看了一下林逸的淘来的旧书,笑眯眯地说:“究竟上我也很喜好淘旧书。”

在林逸看来,妇孺皆知的名家名著是民国图书保藏的一大热点。此中,尤以鲁迅、林语堂、徐志摩、周作人、张爱玲、张恨水等闻名作家的文学作品最受欢迎。因为受政治、经济和文明等诸身分的影响,民国期间的图书印量一向不是很大。经历几十年的风雨而保存至今的名家名著,即便被归入“近世罕见之本”,也并不为过。

“真的?”林逸惊奇了。

此中有些书因为汗青启事,世存极少,已属不成再生的国库秘宝。比方,1909年鲁迅、周作人兄弟在日本出版的译著《域外小说集》,在东京和上海只卖出了二十来本,库存的书和版子又遭火劫,世存不会超越6、七册;瞿秋白就义后,鲁迅编辑的瞿秋白文艺译著《海上述林》,印制非常讲究,共有两种版本:一种是脊麻布面、金顶、金字,印100部,另一种是蓝色绒面、蓝顶、金字,印400部,都用重磅道林纸精印,被当时的中国出版界誉为是从未有过的最好版本;1933年鲁迅约同郑振铎一起编印了精美的《北平笺谱》,全书锦缎套皮合一函,为防盗印,内附有鲁、郑两人署名一纸,印200部,每一本都编了号,每一个号都是独一,当年就很贵重,现在这部笺谱特别是初版本,更是成为弥足贵重的文物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