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齐鲁版《金瓶梅》[第3页/共3页]
……
4、《新刻绣像攻讦金瓶梅》,齐鲁书社1989年6月出版,齐烟、王汝梅会校。这部崇祯本的会校本配有插图200幅,印8000套,订价175元。现在旧书售价---3200元。
话说在1985年,群众出版社在社长兼总编韦君宜密斯的勇敢主持下,公开出版了《金瓶梅词话》删节本。这但是建国以来,在公开出版禁书方面的一个冲破和创举。稍后,其他出版社也接踵出版了各种洁本,乃至于一段时候内,《金瓶梅》的寺人版本百花齐放,成为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
现在林逸拿着的这套书,就是被无数“金迷”誉为珍本之一的齐鲁书社足本版。
除了以上的“洁本”外,实际上对于无数“金迷”大师来讲,最想获得的倒是这套书的“足本”,乃至于有“看金瓶梅不看足本,无以愧对兰陵笑笑生”的说法。
实际上,早在1931年,就有人在山西介休发明了木刻本《金瓶梅词话》(足本的),当时就引发学者和专家的重视。1933年,北京孔德图书馆的马廉先生更集资影印过120部。鲁迅先生和郑振铎先生等皆曾重金订购。建国初期,按照毛太祖关于“《金瓶梅》可供参考,就是书中污辱妇女的情节不好,各省-委-书-记,能够看看”的唆使,有关部分曾以1933年版为底本影印了2000套(也有印1000套一说)编号登记发行,供省、军级干部及少数文学家采办。是以书供应范围极小,晓得的人未几,影响甚小,不过现在却本本成了珍宝。
“体味,下次我会重视的。”林逸倒是谦虚接管。算起来三个老爷子加起来都一百七十多岁了,平时德高望重,养尊处优,平时除了写书画画以外,估计也没干过啥体力活。
林逸固然不是那种超等猖獗的“金迷”,通过“读书条记”上面的记录,却也晓得一些关于这些足本的一些知识。最驰名的当属上面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