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大漏《毛选》[第1页/共3页]
这时就见“皇甫二球”也跟着曹一刀掏起袋子里的假货来了。不一会,就把这本大连大众版的《毛-泽-东选集》掏了出来,拿在手里煞有介事地看了起来。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子午卯酉来,低头一看曹一刀正在眼巴巴地用他那小眼睛里放射出来的焦炙、绝望、另有些在拂晓前试图抓住一缕曙光的眼神瞻仰地望着他,不幸兮兮的等着他把这本他还没搞明白也没当回事的《毛-泽-东选集》恩赐给他呢。
“给你100块钱。”曹一刀半开打趣,半摸着石头过河地摸索着女摊主对这本《******选集》的表情。
老曹镇静不已,都快疯了,差点大喊小叫,要晓得他玩书这么多年,除了跟着林逸赚了几笔大的先容费外,向来没捡过这么大的“漏”。
做了功德儿,貌似就有了好运,老曹正站在路边心机彭湃,感受做了功德儿的美好感受,一个常常在这里卖假古玩的女摊主推着自行车驮着一麻袋要卖的假货来到了曹一刀的跟前,把麻袋很随便的放在了地下。
而面前林逸手中所拿到的这本《毛选》,就是大连大众版!
固然晓得这个漏,曹一刀却不晓得这个“漏”有多大,启事是他平时不如何玩毛选,感觉这类书水太深了,版本太多,并且他打仗最多的都是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版本的;不过,貌似五十年代一版一印的毛选现在也差未几大几千了,这个民国版的应当很值钱吧。
……
当然,有人捡宝,就有人走了宝,比如说不远处那位卖假货的女摊主,现在正和一名也在那边摆摊的男摊主因为占处所争论了起来。
也不知皇甫二球是觉得卖假古玩的女摊主明白书,必然要价高,还是他本身真的不晓得这本《毛-泽-东选集》的实在代价,归正他是放弃了。
毫无疑问,他买到了好东西,是来给林逸报喜的。
……
林逸莞尔,就问他道:“买本啥书啊?让我看看。”
从1946起,香港新民主出版社连续以单行本的情势出版了一套《毛-泽-东选集》。该丛书封面设想是同一的,封面上方均印有“毛-泽-东选集”,篇名则竖印于封面中间,篇名正中还印有五角星图案。封面用分歧色彩的彩光纸,以示辨别。这在建国前的诸多《毛选》中独树一帜,有很高的保藏代价。
“不是差未几,而是必然!”林逸不再逗他,“这本书我看了昨晚的拍卖记载,初版本的,品相很破,都过两万三了,遵循品相来看,你这本三版的起码能上万。”
这当口曹一刀终究真正的听清楚了。这才如梦方醒地赶快从兜里取出300块钱,敏捷地递给了阿谁专卖假古玩的女摊主。拿着那本大连大众版的《毛选》便开端得瑟地游街开来。
这时,阿谁常常喜幸亏财神庙逛旧书摊买褴褛货的“皇甫二球”,一见有新摊主摆摊,也奔了过来。其他的“书虫儿”一见是阿谁换汤不换药,老是卖那几样假古玩的女摊主就都没有跟过来。
“咱境地分歧嘛,想多听听你的定见。”曹一刀巴望地瞅着林逸,一副饥渴模样。
林逸是谁,在旧书圈里他的话就是“金科玉言”,起码曹一刀晓得,林逸给旧书的估价,向来没错过,说上万,就必然上万。
1946年4月,大连大众书店出版了东北地区最早的《毛-泽-东选集》,它是按照晋察冀日报社的“毛选”增删而成的,就连“编者的话”也紧缩后照搬过来,增加了三篇文章,总计收文32篇,911页,近50万字。1946年8月,出版5卷合订本精装《******选集》。